1/0
香港校长参观驻港部队展览:“真正认识到解放军对人民的付出”
新华社2021-12-29 00:36:00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记者王茜)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前的广场上,近百名官兵列阵整齐。随着一声嘹亮的口令,驻香港部队的护旗方队迈着稳健的步伐护卫国旗庄严入场。

为了更好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12月28日,70余名香港中小学校长走进位于昂船洲军营的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在中华民族“文化方舟”的魅力中,近距离感受国家发展历程和繁荣的华彩篇章。

“张来喜、王文金、马开华……”一个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名字,在电子屏幕上的夜空中慢慢升高、再升高,最后化成闪亮的星星高悬夜空。“滴……”空灵的水滴声,伴随着不断升起名字,在静谧的夜空中直抵心底。

点击,献花。“感谢献花,您是第11148位献花者。”退休的香港小学校长连文尝,郑重地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互动电子屏幕上献出他的祭奠。他的肃穆带动了其他参观者,人们纷纷上前点击献花。

存信史以育后人。连文尝略有哽咽,他说:“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展区,我意识到作为港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尤其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不能让孩子们没有根。”

在中国梦展厅的主题浮雕墙上,甲骨文、兵马俑、丝绸之路等镌刻着中华民族精神密码和时代印记的文明符号,像一个个美妙绝伦的音符,扣人心弦、激荡人心。

新界校长会副会长余大伟看得尤为认真,他拿着照相机频频拍下心仪的图像,“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我们以前从没有看到这么详细的资料。香港的校长、香港的学生要是都能看到这些就好了”。

20.7万字的展陈内容、从60余万张原始图片中精选2278张展陈图片、向军地征集6500余件史料展品……作为第一个在境外系统展示党史国史军史的综合性展馆,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的精心布展取得了丰硕的回报。

“尽管行动不便,我还是想来看一看解放军的工作。”抬起手中的拐杖,提起包裹着固定架的右脚,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校长吕恒森说。他在踢球时伤了右脚,但他依然坚持来看展览,“这次我近距离地感受了部队的气氛,看到了我国军队的成就,真的不虚此行,如果可以我想带着学生来参观”。

弘大道以化人心。“这个展览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我们的一些学生更需要强化国家观念。”顺德联谊总会郑裕彤中学校长李永扬这样认为,“通过这个展览,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认识解放军对人民的付出,还有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的安全离不开军队,离不开强大的国防。”狮子会中学校长郭锐涵在看强军梦展厅时感到振奋,他希望能让他的学生们来参观,“学生们需要知道,国家的安全跟他们也是有关系的,他们也需要努力维护国家安全”。

在参观展览中心后,驻香港部队还举行“立德树人 为国育才——香港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座谈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校长们共同研究探讨运用展览中心开展香港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路举措。

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于7月开放,运行以来展览中心精心组织观展活动,不断扩大爱国爱港“同心圆”。截至目前,已有320余批10000余名驻军官兵和香港各界人士参观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

作者:王茜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