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咖录丨新能源板块高位回落,2022年投资主线有哪些
第一财经2021-12-27 12:16:25

嘉宾介绍:黄亮,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新西兰梅西大学金融学本科、研究生。历任第一创业证券总部研究部VP;国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熟悉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覆盖市场策略、基金投资研究,擅长运用基本面分析,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行业及公司的深入研究,提供二级市场投资策略和研究服务。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第一财经:近日,今年最强赛道的新能源赛道迎来了一波大幅调整,新能源赛道调整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亮:应该说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回调,既有外部的一些因素,也有内部包括资金面的一些因素。

首先外部主要是受到美国政府相关一些法案的影响,机构对于明年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经济体的销量预期产生了一些分歧,所以短期可能对于明年的新能源汽车整体全球的销量也会产生一些扰动的因素。

另外从上游资源的角度来看,由于锂相关的一些上游资源品大部分是产于南美。智利最近的大选公布,政府当选之后,宣布要调高锂资源,包括一些矿产资源的特许采购权的费用,所以对于上游的企业来说,成本端有一些影响。

当然这些影响我认为会有一些预期上的短期扰动,但是它不是形成股价大幅影响的核心的因素。那么最重要的因素,我觉得还是因为在年底这个阶段,机构的持仓应该说还是比较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包括一些前期涨幅比较多的一些成长性的品种。这些品种我们大概看了一下,比如说机构资金,包括海外的北上的资金,配置新能源板块的额度大概到了150亿上下。而近期我们知道,其实陆港通资金进入进出的波动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觉得包括像电子、新能源汽车这些前期机构重仓的一些板块,出现基金资金的回撤,也是形成股价扰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财经:听了您刚刚的分析,您觉得明年新能源赛道还有机会吗?

黄亮: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我们是这么看,短期它可能受内外部的因素,形成一个股价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明年大概率整个经济环境还是一个偏稳健的复苏。

那么景气度比较高的一些细分领域,将带来明显的超额收益的机会。而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包括储能等方向,依然是我们认为景气度的比较好的一些细分领域。这些行业明年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依然有比较好的或者确定性相对比较高的投资机会。

第一财经:与新能源赛道调整形成对比的是,农业板块颇有发力上扬的态势,水产、种业股近期表现亮眼,市场的这种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黄亮:从历史的经验上来看,农业板块在年底或者说在第二年的年初,由于它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重要时间节点,有很多的政策文件会激发这个板块阶段性的表现。而近期我们也看到,包括像振兴种业,包括像提升农业高端装备的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也陆续落地,这对于整个农业板块从消息面上来说,是一个刺激的因素。

那么另外我们也看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农业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未来在农业的发展上,我们觉得肯定会是从一个做大的方向往一个做强的方向去转变。所以对于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农业细分领域,甚至包括一些农业现代化的细分方向,我们认为长期来说还是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那么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包括像一些水稻、玉米的种子龙头,农业的高端装备制造的领域里面,包括一些先进的农机,因为过去我们的机械化水平不是特别高,它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体系。

朝未来看,我觉得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市场渗透率会提升。也就意味着从国内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会带来一个农机使用率和市场占有率提升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或者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一些公司,在农业方面我觉得也会有一些表现的机会。

第一财经:再来看一下医药板块,今年医药主基调就是消化估值,与其他行业板块对比不占优势。不过,近期新冠检测概念走势活跃,未来布局医药的话怎么办?

黄亮:应该说医药板块也是在大消费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今年整体消费股的表现是不及预期的,这里面有业绩增速下滑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估值相对比较高。那么从医药板块整体的估值情况上来看,相对于今年的年中,大概有15~20%左右的一个回落。

那么从整体的估值来看,现在行业一级指数的估值大概是30~40倍。当然这里面包括像创新药,包括像中药、化药,整体估值也会有一些差异。那么总体上我们觉得整个医药相对于前期的估值水平,应该说现在已经是性价比在不断凸显出来。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觉得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之下,未来医药行业仍然具有非常确定的增长趋势。特别像我们国家目前人均疫苗的使用比例和费用的水平依然偏低,所以我们觉得包括像疫苗、创新药在内的这些细分的行业,依然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另外医药还有一个属性,它有一个类消费的属性。我们发现在包括像一些传统的中药,往大消费转型的这样一个方向之上,有一批优秀的公司,它的业绩增速和它的估值的提升,相对来说是有比较好的一个增长逻辑。这里面我觉得也会有一个类消费属性的机会能够爆发出来。

所以在医药板块里面其实有几条分支,我们未来都是可以去观察,一条就是创新药的产业链,因为创新药在今年整个医保的谈判之下,基本上利空也释放得非常充分,所以觉得明年它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那么另外一条就是消费的回归,就是具有消费属性的一批中药或者甚至有一些医美概念的,这样一些消费概念的方向,我们觉得会受整个大消费环境的复苏,也会有一个估值修复的机会。

第一财经:2021年以来,房地产板块股价持续下跌,地产板块目前呈现了“低估值、低仓位、高股息”的特征,现在是配置地产板块的窗口期吗?

黄亮:首先就是从地产指数的表现来看,其实已经在三季度末已经见底了,股价其实已经没有创出新低。当然指数是一个加权的概念,并不代表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如果从分化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具有资金链优势的一些房企,它的股价表现得要更强。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有几点,第一个就是在今年整体地产政策,史上最严的地产政策的影响之下,地产行业的模式应该说未来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靠融资去驱动行业增长的这条逻辑,未来将不复存在。

所以我觉得对于地产行业当前的风险释放来说,特别是在信用市场的风险释放来说,已经基本上是接近了后段。当然可能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还会有一定层面的波动,但是其实像我前面所说的,股票指数的表现已经基本上见底了。

所以我觉得从配置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整个地产行业,特别是信用风险释放能不能确定性进入到一个尾声。当然市场的股价会提前在这个事件结束之前会提前反应出来,而在股票的选择上,我们应该优先选择那些信用比较良好,资金链比较的健康,它的产品服务驱动模式更加是依赖于内生式的,靠产品靠服务去打造的房企,类似于这样的优质企业。

所以未来我认为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到一个应该说是浴火重生,这里面它会更加分化,房地产企业将朝一个更长期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第一财经:元旦春节将至,您对近期的A股市场有什么样的判断,哪些领域是您比较看好的?您对2022年的A股市场有着怎样的展望?

黄亮:那么在岁末年初,通常是有一个春季行情的效应在里面,同时我们看到由于机构之间的调仓换股,那么也会迎来一个风格的切换。

在当下如果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建议大家关注那些估值相对比较有优势的板块,估值偏低,或者说以价值型为主的这类投资的一些机会。近期确实像金融房地产,还有包括一些建筑,低估值的板块表现更加突出。而传统的成长股,科技、芯片、医药这些跌幅是居前的。随着明年的市场的展开,我觉得有几条核心的主线,大家一定要把握住。

第一条就是所谓的能源主线,因为我们目前在十四五规划之下,双碳的这个政策目标是相对来说非常确定的,我们对于新型的能源,风能、光伏还有包括我们水电,还有甚至包括后端的储能这一块,从明年建设的进程上来看依然会加速,这会带来相关产业链投资布局的机会。

第二条主线我们叫大消费回归,由于今年整个消费股板块相对比较低迷,而且大部分的业绩增长尚可的板块,估值也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回撤。那么明年我觉得包括像医药家电在内的大消费一些这样的细分领域,明年可能会有估值修复的一个过程。当然在大消费领域里面,分化的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大,我们要抓住一些细分领域增长确定性的一些机会进行相关跟踪。

第三条主线就是我们的先进制造,因为十四五规划明年就是进入到二年,第二年通常就是我们政策密集出台,实施的效果会不断体现。我们从去年的专精特新,包括北交所的成立也能够看出来,明年我们一定会加大对于先进制造这块领域政策的一个推进,所以包括像新能源车,包括像国防军工,包括像工业母机在内的,代表着中国未来制造业转型的一些方向,明年我觉得也是一条重要的主线,

所以多条主线会让明年的市场依然精彩纷呈,甚至可能比今年表现得更加好,但是从指数的格局上来看,可能依然是一个宽幅震荡的大的格局。

作者:刘宋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