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43年勇攀珠峰,“硬核大爷”夏伯渝:坚持锻炼比登顶更难丨封面会客厅
封面新闻2021-12-14 16:37:11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吴德玉

一部没有NG、没有绿幕、没有特效的纪录电影,却因为真实的人物和热血的题材,在豆瓣上获得8.3分的高分,甚至吸引了吴京、郭帆、张译、胡歌等一众电影人为其打call。

由吴京和郭帆出品、讲述中国无腿登山家夏伯渝用43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故事的纪录电影《无尽攀登》正在热映,截至12月12日,票房终于突破200万。片中,当69岁的夏伯渝在第五次攀登时终于成功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人时,影迷和夏伯渝一起热泪盈眶,那份为了梦想而坚持不懈的努力令人动容。

12月10日,夏伯渝来到成都路演,午饭之后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为了配合摄影师拍照,他多次调整位置,最终坐上一个高脚凳。他身材健硕,步伐矫健,如果不是熟悉他的经历,你根本难以想象,这位 72岁的老人曾因攀登珠峰时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小腿冻伤惨遭截肢,更难以想象,这位罹患癌症的老人终于在69岁那年屹立于世界之巅,被称为“硬核大爷”。

回望过去的不甘、坚持与挑战,夏伯渝已经云淡风轻,采访之前,他和记者笑谈:“川菜太好吃了,可惜这顿只吃到一块水煮肉片,希望下次来成都,我可以坐得离水煮肉片更近一点。”

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吸引夏伯渝老人用43年时间发起了5次挑战。

电影《攀登者》中有一幕场景令人感慨:胡歌饰演的登山队员杨光,在暴风雪来临之际将睡袋让给了队友,双腿冻到没有知觉。尽管为攀登事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依然坚定:我不会放弃的,我还会回来登珠峰。

杨光的原型人物是夏伯渝。1975年,夏伯渝加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挑战珠峰。攀登到8600米时遭遇高风袭击,下撤途中队友丢失了睡袋,素有“火神爷”之称的夏伯渝毫不犹豫地贡献了自己的睡袋。可是他小看了珠峰的寒冷,第二天晚上才发现自己的双脚已经冻伤。

这次对队友的慷慨,让他面临截肢的厄运。对于一个热爱运动的26岁小伙子而言,这是一次几乎致命的打击。

好不容易从身体的伤痛中缓过神来,他更加坚定了要登顶珠峰的梦想,“我想用攀登珠峰来证明自己,尽管没有脚,但我不输任何人!”

43年之间,他安装了假肢,并且先后5次向珠峰发起挑战。在2016年的那次攀登,仅差94米就要成功,但考虑到周围人的安全,他选择了撤退。尽管热爱攀登,他坚守的信条则是“登顶不重要,活着回来更重要”。

回忆这段往事,夏伯渝老人已经非常平静。他短暂地思索了一下,这样阐述与珠峰“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珠峰我恨它,但也喜欢它。恨它是因为它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我有了再登珠峰的梦想以后,这么多年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遭受多大的打击,从未放弃,一直坚持,这才使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



攀登珠峰之前,夏伯渝为这趟冒险之旅预设了很多困难,冰崩、雪崩、地震、高风,“困难都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我都遇到了,老天爷真是把什么打击都放在我头上了。”他自嘲道。

特别是2018年第五次向珠峰发起挑战,其实是最不顺利的一次攀登。刚从大本营出发,登山队就遭遇了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顶着大风攀爬到海拔7900米的突击营地,结果狂风迫使他们在营地多住了一夜。

路演当天,成都的影迷观看了《无尽攀登》,特别是看到夏伯渝腿上被假肢磨出了血泡,特别心疼。因为患有血栓,他不得不在攀登的过程中服用抗凝血的药物。然而,服药的后果,是一旦身体出血则可能血流不止。

吃不吃药,都有生命危险。这是一道无解的命题。他吃着药,在血泡上贴着创可贴,继续攀登。

好在历经万难之后,天气预报给力,他们抢到了登山的窗口期。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登顶的时候,风平浪静。夏伯渝哭着向大本营报喜,然后用对讲机转网络电话,向家中的爱人报了平安。

43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在夏伯渝看来,并不是他征服了珠峰,而是他用诚意打动了上天:“老天爷这次眷顾我,珠峰终于接纳了我,对吧?”

冒险还未结束,他向爱人承诺“等我回家”。于是,他在峰顶待了不到10分钟就匆匆下山,却又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下山途中脸都冻伤了,用了12个小时才抵达第一个突击营地。

回望43年的攀登之旅,夏伯渝坦言,最困难的并非登山的过程,而是40多年来为了攀登日复一日坚持的锻炼。他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每天5点起床进行力量训练,负重10公斤的沙袋,深蹲150个一组,练10组;引体向上10个一组,练10组;俯卧撑60个一组,练8组;仰卧起坐60个一组,练8组,还要练背背、二头肌、三头肌等等。然后,他骑车去登香山,因为“攀登珠峰登最好的训练方法还是登山”。

这样的运动量,让健身房里的撸铁人看了都要说“好家伙”,夏伯渝却从风华正茂坚持到古稀之年。他忍不住对着年轻的记者朋友“凡尔赛”了起来:“有时候啊,我真想生一场病,让自己休息几天,可是又不生病。真有事耽误了训练,我又舍不得,总要找时间补回来。”

电影《无尽攀登》上映那天,是国际残疾人日。吴京向大家郑重推介夏伯渝老人,称赞其“用勇气和微笑面对挫折,用永远向上的攀登精神面对困难,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力量”,向这位攀登者表示致敬。

还有郭帆、张译、束焕等一众电影人为夏老的攀登精神打call,胡歌甚至为电影的旁白配音,推荐大家去“认识这位可爱的、平凡的、真正的偶像”。

前不久,夏伯渝受吴京和郭帆之约,探班了《流浪地球2》剧组。这位历经苦难的老人,有点心疼站在中国电影票房之巅的吴京。他对记者连连摇头:“这次探班我才知道,拍电影不比登山容易,他们经常拍到半夜,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啊!”

在他的眼中,吴京是一个敬业且随和的电影人。两人结缘于《攀登者》这部电影,得知《无尽攀登》这部纪录片发行可能比较困难,吴京和郭帆毅然决然伸出援手,为电影投资、站台,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看片。

如今,梦想得以实现,电影如期上映,夏伯渝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但是,他依然坚持着已经坚持了40多年的健身习惯。他曾经制定了一个攀登七大洲最高峰、探险南北极的计划,可惜因为疫情搁浅。于是,他转战国内,发起“百城千山计划”,带动更多市民走向户外,寻找攀登的乐趣。

:2018年攀登珠峰的时候,主创团队跟着一起拍摄《无尽攀登》,是否会对您造成心理压力?

:不会,我就当他们不存在。他们绝不会影响我的节奏,我们相互配合默契。特别是有一个高山摄影师,他登过珠峰,知道哪里攀登困难,哪里需要架机位,都会提前安排好。

:坚持了43年,5次挑战珠峰的动力是什么?

:尽管我没有脚,我也不能输给任何人。

:如果有年轻人对珠峰跃跃欲试,您的建议是什么?

:找一个有资质的探险公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要盲目尝试,要有思想准备、身体准备和经济准备。

:电影上映之后,您看完电影有何感慨?

:攀登珠峰的时候,我的眼中只有脚下的路,要走稳每一步。现在坐在电影院,我从大银幕上看到了珠峰的壮观、磅礴之美,这是身在其中无法感受的乐趣。同时,我希望用这部电影鼓励更多人,可以专注于一件事,有梦想就要坚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