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为何被评“最脏水果”?营养师点赞的草莓怎么吃怎么选怎么洗?
东方网2021-12-07 17:58:47

问:草莓连续被评“最脏水果”是真的吗?为何营养师却对它赞不绝口?

答:草莓,被誉为“春季第一果”。它外观诱人、酸甜可口,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葡萄高7~10倍。即使有这样出色履历,草莓也难逃“翻车”的命运。每年一些 “最脏蔬果名单”,草莓都会排名第一。草莓真的那么“脏”?

“最脏水果”的头衔,不禁让很多人担忧,草莓还能吃吗?2020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一项针对草莓农残的研究显示,其合格率高达98.21%。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上都难免有一些低毒、微毒农药残留,但农残的危害跟摄入量有关。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对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规定了农残最低标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草莓给身体带来6种好处

草莓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草莓含有多种矿物质,每100克含钾131毫克,钠4.2毫克,钙18毫克,磷27毫克,镁12毫克,铁1.8毫克,还含有锌、铜等微量元素。草莓高钾低钠,适宜高血压和水肿型肾病患者食用。

此外,经常吃草莓对身体还有6种好处:

补维生素C

草莓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47毫克/100克。一天吃 10 颗草莓就可以满足成年人一天的维 C 摄入需求。而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坏血病、牙龈出血及骨质疏松。

护肠道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吃250克草莓可以减轻腹泻症状和结肠组织炎症,还可缓解由炎症性肠病引发的有害细菌滋生、健康细菌减少问题,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降低胆固醇水平

美国《科技日报》报道,意大利的科学家发现,食用草莓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草莓类浆果富含的花青素能加速体内胆固醇分解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护心脏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经常吃草莓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管炎症危险。草莓中还含有有益心脏健康的叶酸。多项研究发现,体内叶酸水平低的人得致命冠心病风险增加。

预防老年痴呆症

草莓、黑莓、蓝莓等浆果中的花青素能保护大脑免受氧化应激反应,而该反应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此外,浆果中的化合物可以消解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而该物质也与老年痴呆症等老年性疾病有关。

预防便秘

草莓表面带有许多细小的籽,这些水果籽大多是纤维类,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它们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更快地排出体外。因为日常膳食纤维不足而常有便秘问题的人,就很适合吃草莓。

肠胃较弱、吃东西容易发生腹泻,甚至喝凉水都想上卫生间的人,就不适合多吃草莓了,否则会带来腹泻困扰。

草莓的挑选、清洗、保存



草莓怎么挑选?

选择颜色鲜红、蒂头叶片鲜绿、表皮籽分布平均且无损伤腐烂的。若是外表白色的部分过多或带青色,都表示尚未成熟,不宜购买。并非越大的草莓越好吃,大草莓味道相对会淡一点。因此,比鹌鹑蛋大一点、色泽红润的草莓口感较好。

草莓怎么清洗?

娇贵的草莓碰到水就很容易烂掉,不易保存。草莓最好吃之前再清洗。

1.先用自来水冲洗。

2.用淡盐水泡5分钟,这样洗完草莓更干净。

3.摘掉草莓的蒂。注意洗之前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因为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有害物质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污染。

注意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草莓,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造成二次污染。

草莓怎么保存?

如果买回来的草莓没有马上吃,正确的储存方法是,在盘子里铺一层纸巾或卫生纸,放上草莓,再用保鲜膜或密封袋封起来,放入冰箱冷藏室(草莓最佳储存温度是0℃~10℃)。

只要不碰到水又密封得好,一般可放3~4天,若是草莓本身品质很好,可以放5天左右。

若是想保存更久一点,则建议放入冰箱冷冻室,将之做成冻草莓保存。

(来源:健康时报)

作者:刘辉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