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冬天必喝这3杯水!一杯润肠,一杯护肾,还有一杯能防中风!
上海普陀2021-12-06 09:49:28

俗话说“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但有这么一件事,比进补还重要!

冬天喝好水,补津液

中医认为,冬天对应五行中的“水”、五脏中的“肾”。

所谓“水曰润下”,由于水具有滋润、下行、封藏的特点,所以在冬天,想要更好地把汲取的能量储存起来,就要重视“水”的作用。

这里的水,主要就是指津液。

而对于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从秋季开始,燥邪就开始盛行,虽然冬季以寒为主,但总体气候仍然十分干燥,十分耗伤津液。

因此,冬日养生,必须补“水”!

在生活中,最直接的补“水”方式就是喝水。

一日三杯水,各有奇效

01

一杯润肠道:晨起喝

早上起床后喝水可以清洁肠胃,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胃肠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

同时,经过一晚的睡眠后,身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血液也较为粘稠,所以晨起后及时喝杯水,还能稀释血液,预防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这2类人,晨起喝水尤为重要:

容易便秘的人群(特别是有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的人)。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一杯护肾脏:缺水时喝

水有流动性,在人体中有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运送与废物的代谢,使人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分泌、排泄等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那该怎样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缺水呢?

其实,日常判断自己缺水与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口渴和少尿。

出现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

此外,排尿时观察尿液的色泽也能判断身体的缺水程度。

1号:说明饮水过多,可以适当少喝点;2~3号:算比较正常的尿色;4~7号:提示身体需要喝水了。

一杯防血栓:睡前喝

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不断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存。

临睡前适度喝水可缓解该现象,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

以下三类人群,更应重视睡前补水:

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夜尿多、出汗多,容易体内缺水,心脑血流阻力大,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高;

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血液本就较一般人黏稠,更应该在睡前适当喝水;

有房颤的人。心房收缩功能受到影响,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栓子脱落会随血液循环跑到其他地方,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中老年人要尤其注意。

一些存在心脏疾病和肾功能障碍的人,睡前喝水可能会导致水肿。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睡前喝100~200毫升水是来补充夜间丢失的水分,是不会导致水肿的。

冬日喝水注意

每天1500毫升左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一般的杯子差不多是200~250毫升,换算一下就是7~8杯水。

白开水最好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

高糖、高热量的饮品,人体需消耗更多水分才能完成代谢,并不能很好地补充水分。

功能性饮料、浓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本身就有利尿作用,也不利于人体补水。

冬天喝水注意水温

最佳的饮水温度是接近人体体温的35℃~40℃,用嘴唇抿一抿,感觉不烫口就差不多了。

千万不要因为天气冷了,就喝水贪烫!也不要因为身体强壮,就喝冰水!

因为,长期热饮,除了会诱发癌症,也会导致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出现;而冰水除了会刺激肠道,还会损伤人体阳气。

此外,冬日喝水要小口慢饮,一次摄入约100~150ml的水,避免增加肾脏和心脏的负担。

选稿:王冰倩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