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一个冬天卖掉46吨!上海人冬令进补的“老法”有什么讲究?
上观新闻2021-12-02 07:25:09

上海气温又大跳水,与“冬令进补”相关的产品迎来热销,很多商家都推出了芝麻核桃粉这一传统食补产品。但也有消费者困惑:芝麻核桃粉看起来很普通,到底有什么讲究?

对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咨询了上海老字号、堪称“芝麻核桃粉销售大王”的长春食品商店——现磨芝麻核桃粉是这里的明星产品之一,每年冬天卖出的芝麻核桃粉要用掉21吨芝麻、25吨核桃仁。这些年,长春食品商店根据中医的食补理论,又对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深谙市场需求。

问:为什么冬天要吃芝麻核桃粉?

答:芝麻核桃粉属于食补食品,有利于强身健体,适用人群很广,所以上海消费者比较认可。

从中医食疗的角度看,芝麻味甘、性平,有补血、润肠、通乳、养发等功效,有助于缓解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有润肺强肾、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问:选购芝麻核桃粉有什么诀窍?

答:首先是看原材料。主要看芝麻和核桃仁产地、饱满度和新鲜度。

芝麻核桃粉不含添加剂,所以品质好不好,靠的是原材料本身。当年产或陈年产,颗粒和果仁是否饱满,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香味和口感。

很多人不知道,长春食品商店成为上海“芝麻核桃粉之王”的秘诀之一,是迄今仍坚持“前店后工厂”的生产方式:在销售柜台楼上,就是芝麻和核桃仁的加工车间。能进入加工车间的芝麻和核桃仁有严格的产地要求,其中芝麻必选江苏海门,核桃仁来自云南大理,而且都是当年新货。海门芝麻粒大饱满,香味浓郁却不油腻;而云南是国内核桃的优质原产地。

在送往柜台前,所有生胚芝麻须经过筛洗、清洗、烘熟,桃仁要去壳去夹、烘制去涩。在以上10多道工序中,不论是芝麻的空壳,还是核桃仁里的杂质,都能被清除干净。

然后,才是将芝麻和核桃仁分别称重,装成小包装,送到楼下柜台,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细磨。

问:卖得最好的芝麻核桃粉有什么特点?

答:主要是能满足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要求。很多“回头客”表示,现磨芝麻核桃能解决“打闷包”的问题,因为芝麻和核桃仁的单价高于糖,而芝麻核桃粉是混合物,混合后难以对原料分别称重。将芝麻、核桃仁分开称重包装,然后让消费者亲眼看着细磨,能满足他们“眼见为实”的需求。

现磨还可以实现“个性化配置”。以前大家喜欢吃甜的芝麻核桃粉,但现在提倡少糖,或者有些消费者不适合吃糖,市场上就有了无糖版。芝麻、核桃仁、绵白糖、冰糖分别称重成小包装,如果消费者要有糖的,就添加绵白糖或根据需要换成冰糖;如果消费者喜欢“无糖版”,可以只选用芝麻和核桃仁细磨。

问:那么多年来,芝麻核桃粉有变化吗?

答:确实有变化。消费者的食补需求越来越多样、个性化越来越强,现在市场上比较提倡“按需配置”。

以长春食品商店为例,在“无糖版”和“有糖版”芝麻核桃粉的基础上,新添了松子仁、莲子粉、茯苓粉、山药粉、芡实粉、葛根粉、杏仁粉等14种中医食疗推荐的配料。

每种都有讲究:松子仁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的作用;茯苓粉利于利水消肿、清心安神;杏仁粉有助于润肺止咳、降低胆固醇……这些配料也根据“真材实料”需求,全部按量分装,消费者选购后,再添入芝麻与核桃仁中混合。

从市场反响看,消费者很欢迎这种个性化的“DIY”组合。

问:食用芝麻核桃粉是否有禁忌?

答:总体而言,芝麻核桃粉的适宜人群较广,并不挑人。不过,芝麻核桃粉总体比较滋腻,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舌苔厚腻、大便稀溏、头面部出油多、身体困重、口中黏腻感、口臭的人不宜多吃。脾胃虚弱或湿气较重的消费者可以配合吃薏苡仁、山药、芡实等健脾开胃,帮助芝麻核桃粉吸收。

问:网上说“芝麻与鸡肉/鸡翅/鸡腿一起食用,会导致休克/死亡”,真的吗?

答:这早已被医生驳斥为无稽之谈。芝麻和鸡肉并不存在冲突,可以一起食用。

作者:任翀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