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4是否连任?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红线”是什么?普京给出答案
CCTV42021-12-02 07:22:15

2024是否连任?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红线是什么?针对一系列热点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30日一一给出了答案。

是否参选2024?普京:尚未决定

当地时间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由俄罗斯外贸银行主办的一场国际投资论坛。普京在论坛上回答了一系列问题,涉及俄罗斯内政、外交和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

在回答“是否会在2024年寻求连任总统”的问题时,普京表示,他尚未做出决定。

俄罗斯总统普京

根据俄罗斯宪法,我有竞选下一个任期的权利,目前我还没有作出决定。但不管我最终是否参选,这一权利的存在本身就已经稳住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普京2000年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2008-2012年间曾担任俄总理,2012年起再次担任总统,2018年成功连任至今。2020年7月俄罗斯宪法修正案生效,赋予了普京参加2024年大选的资格。

红线:西方绝对不能在乌部署进攻型武器!

针对近期再度紧张的乌克兰局势,普京表示,俄罗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红线就是,西方绝对不能在乌克兰部署进攻性武器。

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果某种型号的打击系统出现在乌克兰领土上,只需要7-10分钟就能飞到莫斯科,如果(在乌克兰)部署的是高超声速武器,那么飞到莫斯科只需要5分钟。

美视乌克兰为反俄“桥头堡”

克里米亚事件和乌克兰东部发生动荡后,美国和北约大幅强化了同乌克兰的军事合作,将乌克兰视为反俄“桥头堡”。

乌克兰至今没有加入北约,西方国家尚无法在乌境内永久驻军,而是通过频繁的双边和多边演习进行轮换部署,美国对乌克兰的军售也从最初的夜视仪、雷达,逐渐升级到反坦克导弹等。不过,由于担心过度刺激俄罗斯,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向乌出售致命性进攻武器。

普京强调,一旦西方越过“在乌部署进攻性武器”这条红线,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回应措施。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部署进攻性武器将越过我们的红线,我希望形势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希望无论是俄乌两国还是整个国际社会,常识与责任感能最终占据上风。

美媒称俄准备动武

俄官方:低端爆料

进入11月后,多家美国媒体发布卫星照片,称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可能是俄罗斯准备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信号。俄罗斯官方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这些卫星图片是“低端的爆料”。照片上所谓的“俄乌边境地区”实际上是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的叶利尼亚,该地区并不与乌克兰接壤,而是毗邻白俄罗斯。

普京30日提醒外界,半年多以前西方也曾经炒作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本”。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初俄罗斯在举行军事演习的时候,(西方)就说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动武,但是大家都看到了最后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尽管俄罗斯高层多次强调,没有任何对乌克兰动武的计划。但西方的舆论攻势不减反增,对俄罗斯的施压力度也持续加大。就在普京做出最新表态的几个小时前,正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出席北约外长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俄罗斯发出了强硬警告: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俄罗斯)针对乌克兰,任何新的挑衅行为都将引发严重后果。

普京回应:俄高超声速武器研制进展

普京30日还透露了俄军尖端武器装备研制的最新进展——他表示,2022年俄罗斯将拥有海基高超声速武器。

俄罗斯总统普京: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款新型海基高超声速导弹的测试工作,它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9马赫,明年初就会服役,从接到发射命令到(导弹)击中目标只需5分钟。

普京没有提及这款导弹的具体型号,但俄媒普遍认为,他指的就是“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就在普京这番表态的前一天,俄国防部刚刚宣布再一次成功进行了锆石的试射。

2020年10月,俄罗斯第一次公开了“锆石”试射的画面;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俄军进行了多次试射,发射平台既有水面舰艇、也有核潜艇。“锆石”导弹的飞行速度可达9倍声速,射程1000公里,主要用于对敌方舰艇和岸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高超声速武器是俄罗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此前,在陆基高超声速武器领域,“先锋”洲际导弹已经服役;在空射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由米格-31K战机搭载的“匕首”导弹也已投入作战值班;“锆石”服役后,俄军将正式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高超声速武器体系。

普京:北约反导部署到俄家门口

俄必须回应

普京表示,虽然反导系统表面上只是起防御作用,但美国在俄罗斯周边部署的反导系统采用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战斧”远程巡航导弹,对俄直接构成威胁,所以俄罗斯必须有所回应——研制高超声速武器就是回应的措施之一。

俄罗斯总统普京:我们(和北约)之间曾经有着近乎理想的关系,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曾经几乎是盟友关系,但是北约无视我们的警告和请求,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我们的边境线,北约的反导系统甚至已经部署到了波兰和罗马尼亚。

普京回应:如何评价中俄关系?

对于俄中关系,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回击了所谓“中国威胁论”。

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在2000年就有人用中国来吓唬我,与此同时那些拿中国来吓唬我的人,他们自己也开始害怕了并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我认为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中国实施制裁以及限制措施是完全不合理的,并违反国际法。

普京说,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国防发展道路,保护自己的国家。普京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发展国防天经地义。俄罗斯不会为中国的国防发展感到担忧,俄中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的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总统普京:我们会坚持发展对华关系,这是必要的。我们对两国关系发展水平感到满意,双边合作将更加深入和丰富,为俄中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