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高原秘境墨脱……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2021-11-28 15:54:00

墨脱有多神奇?跟着镜头,带你走进墨脱。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由于地处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这里拥有西藏为数不多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墨脱与众不同的特色“标签”:莲花秘境、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及丰富的物产:茶叶、香蕉、大柠檬等,甚至还有恐龙时代、被誉为“活化石”的植物——桫椤。

  墨脱有多神奇?跟着镜头,小新今天带您走进墨脱。

  为什么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曾因不通公路,墨脱被称为“高原孤岛”。墨脱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加上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帕龙藏布峡谷的分割,使其地势极为险要。此外地震、滑坡、塌方、泥石流和局部强降雨频发,在墨脱修路难如登天。

上世纪60年代,西藏开始组织人员进行线位踏勘。1965年,试图打通自老虎嘴沿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通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此后,上世纪70至80年代,西藏再次修建墨脱公路,粗通约100公里,但大部分路段损毁严重,无法使用。

2009年4月,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墨脱公路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历经近半世纪,被难以计次的塌方、泥石流以及雪崩不断损毁的墨脱公路,“屡毁屡建”,终于实现通车。墨脱县结束不通公路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墨脱公路通车前,当地有一种特殊的职业:背夫。

小新多次采访过墨脱背夫,他们介绍,以前墨脱人将上百斤的土特产背往波密、米林交换日用品后再返回。其背法是,背篓有三条编带,两条挎于双肩,一条套在额头,手持T形拄杖,行走在悬崖峭壁、雪山峡谷之间的羊肠小道,惊险万分。

  茶叶香蕉大柠檬,墨脱物产超乎想象!

公路改变了墨脱,还带动、助推墨脱茶产业发展。

如今墨脱县拥有茶园90个,面积达2.59万亩,种植品种有梅占、福鼎大白、黄观音、凤凰单丛、储叶齐等,成为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小新在墨脱看到,不少茶场沿雅鲁藏布江分布。11月19日,墨脱县官方介绍,截至目前,全县茶叶可采摘面积达8619.36亩,自2015年实现第一批采摘茶青至今,为当地民众增收2999.66万元。

在墨脱镇玛迪村,当地门巴族百姓在公路沿线销售着墨脱特产,有整串的芭蕉,大柠檬(香橼)、橘子、桂皮、辣椒、冬瓜以及甘蔗、葫芦等。据悉,其它的时节还有桃子、枇杷等时令水果。

桫椤又称树蕨,这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曾经是恐龙的食物,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属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小新在墨脱县城的公园内看到不少桫椤树,穿行其间,有非常奇妙的感觉。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墨脱风光多壮美!

据悉,墨脱藏语意为“花朵”,历史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便在墨脱,这也造就了墨脱自然景观的神奇、壮美,不少西藏人也向往墨脱。

嘎隆拉雪山巍峨屹立、原始森林飞瀑流云,越往南,海拔急剧下降,亚热带的芭蕉林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两岸,从冬天穿越夏天,在墨脱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墨脱有两处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是林多大拐弯,驾车进墨脱县城前会途经,另外一处为果果塘大拐弯。站在大拐弯的观景台上,可以感受到空气中的雨雾沁人心脾,看着奔腾的江水滚滚而去……

墨脱县城位于雅鲁藏布江畔的一块台地上。如今的县城街道干净整洁,宾馆、酒店、餐馆、银行和政府机构等鳞次栉比。

墨脱县居民以门巴族和珞巴族为主,均有酿制鸡爪谷酒的习俗。前往墨脱,有机会可以体验当地特有的鸡爪谷酒(小新在2013年采访时就被好客的门巴族用鸡爪谷酒灌倒)。

游玩一趟,离开墨脱时再带上这里的高山茶叶,沿途买些墨脱大柠檬、甘蔗、香蕉……

西藏旅途如果去一趟墨脱,应该是很奇妙的体验吧。

  墨脱旅行小贴士

1、墨脱公路起点为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全长117公里,路况险峻,驾驶员需要丰富的高原驾驶经验。如需自驾,推荐SUV车型;

2、墨脱公路执行双进单出通行政策,即双号只放行波密到墨脱的车辆,单号只放行墨脱到波密的车辆;

3、墨脱为边境县,需提前办理边境通行证,供相关部门查验;

4、边境地区拍照或放飞航拍无人机,需向当地政府、边防部队等询问注意事项,是否可以拍摄等。

作者:江飞波

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新社记者江飞波拍摄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