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体虚怕冷?来一煲加料当归生姜羊肉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1-11-28 09:13:00

受冷空气影响,最近气温下降不少,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熊艳云给大家推荐一款经典名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出自成书于1800年前的《金匮要略》,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方剂,特别适宜气血两虚的人群。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不能相互化生,气血两虚的患者多手脚冰凉,体寒而怕冷,神疲、乏力、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一般认为,引起气血两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肾气亏、饮食不足等。

熊主任介绍,气血两虚患者在秋冬季易受寒邪侵袭,秋冬季节做好防寒保暖非常重要。女性朋友尤其不要让肚子、脚踝等易受寒邪的地方裸露出来。熊主任从“气血同源、气能生血行血、益气有助卫外”的观点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在当归生姜羊肉汤中加入五指毛桃。以下就是这道加料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制作方法。

加料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4人量)羊肉500g、当归20g、生姜3片、五指毛桃20g。

做法:

1、先将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过,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

2、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五指毛桃同放砂煲内,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方解:全方温中、散寒、补血、补虚,补气;喝当归生姜羊肉汤有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非常适合体虚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的人群。

1、羊肉,肉嫩味美,是滋补之佳品,其性味甘,温,具有养肝补虚、益肾气、温补气血、温通经脉的功效,能补虚,善治虚劳赢瘦、产后虚冷、虚劳咳嗽、腹痛、寒疝。

2、生姜,温散,以助羊肉散寒暖胃,又可去羊肉之膻味。合而为汤,能温补肝血,散寒调经止痛。

3、当归,补血养血的功效,味甘而重,被誉为“补血第一药”,可以增强羊肉补虚温肝之力,使该汤补血活血。

4、五指毛桃,味甘,性平。入脾、肺、肝经。健脾补肺,补而不燥。

禁忌人群:

1、体质燥热人群,比如大便干结,口干舌燥,咽喉牙龈肿痛者,是不能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否则会加重体内的燥热之气,导致身体不适。

2、羊肉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消化难度比较大,因此消化能力不佳、胆囊有疾病、高血脂等人群是不建议食用的,以免加重身体不适的情况。

3、羊肉是一种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对于高蛋白过敏的人群有可能有免疫异常的情况出现,因此不建议喝当归生姜羊肉汤。

适合人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种比较常规的药膳,适宜气血两虚的患者,如多手脚冰凉,体寒而怕冷,神疲、乏力、气短,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或为细弱)无力。■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指导:熊艳云 副主任中医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