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花呗启动品牌隔离,一拆为二变成“花呗”和“信用购”
第一财经2021-11-24 21:25:59

继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花呗又开启了品牌隔离工作。11月24日,花呗发布公告称,为落实消费信贷相关的监管要求,更充分地保障消费者权益,花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未来,花呗将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专属品牌,银行全额出资服务则更新为“信用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监管要求,花呗纳入蚂蚁消金后,相当于是一家独立金融机构运营的产品,因而存在品牌隔离的必要性。一方面,花呗有资金来源透明的需求,更需要穿透底层;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花呗处理征信相关问题。

花呗开启品牌隔离

根据花呗公告,接下来,花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并且专注于中小额;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信用购”类服务和花呗的免息期保持一致,并且仅可用于消费,不可取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用户的花呗已经更新为“花呗”和“信用购”服务,未来这一工作将分批、逐步覆盖到更多用户。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品牌隔离后,大部分用户的花呗额度在1万元以内;“信用购”类服务的授信额度,则一般接近其原来的花呗额度。

花呗方面表示,品牌隔离后,花呗将主要满足用户日常的中小额消费需求;“信用购”服务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独立审批授信的消费信贷服务类型,可以满足部分用户的更多额度需求。

花呗公告还称,为保障用户体验,品牌隔离后,花呗、“信用购”服务在免息期、查账、还款等核心体验上保持一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偏好调整花呗和“信用购”服务的付款顺序。由于“信用购”类型的服务额度更为充足,为保障用户体验,推荐用户优先使用“信用购”。

“信用购”类型的服务和花呗一样,可以享受免息期。对于免息期之外的分期付款、还款等费率问题,花呗介绍称,“信用购”服务的费率将保持稳定。未来,“信用购”服务的费率由金融机构独立审批和确定,同样会遵循普惠原则,尽可能让利用户。

此外,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提供信贷服务的机构都需要按照规定向征信系统提供信贷信息。也就是说,花呗将由蚂蚁消金公司报送征信系统,“信用购”类型的服务则由提供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报送。保持良好的使用、还款习惯,不会对征信记录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通过品牌隔离举措,花呗与其他金融机构独立运营的消费信贷产品形成了有效的隔离和区别。这一举措有助于用户更充分了解服务提供方的信息,避免品牌混同,也更符合消费信贷的监管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也称,按照监管要求,花呗后续将纳入蚂蚁消费金融,相当于是一家独立金融机构运营的产品。因此,除了升级服务接入征信外,花呗也需要进行品牌隔离。

盘和林表示,一方面,花呗存在资金来源透明的需求,更需要穿透底层;另一方面,在个人信息征信过程中,当征信信息不全的时候可能需要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征信调查,而品牌隔离可以更好处理这些关联关系。

蚂蚁消费信贷业务整改进行时

在花呗开启品牌隔离之前,记者注意到,不久前同属蚂蚁消金公司的借呗也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更新至“信用贷”页面展示。

(记者手机截屏)

产品截图显示,“信用贷”页面会在显著位置展示“由XX银行提供金融服务” 的信息。进入借款页面后,在“借款详情及协议”中,也同步展示了日利率、初始年利率、总利息金额等信息。

事实上,业内对花呗和借呗的品牌隔离工作已有预期,而这也被视为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的重要举措。今年6月,蚂蚁消金获批开业,当时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蚂蚁消金开业后,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自蚂蚁消金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

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还称,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金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此外,银保监会非银部该负责人强调,在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过程中,银保监会始终高度关注对长尾客户服务的连续性,要求蚂蚁集团做好相关技术保障工作,努力不降低客户的服务体验。

花呗在11月24日发布的公告中也提醒,用户要谨防以“信用购”“花呗变更”“花呗提额”为名的各类诈骗行为。花呗方面表示,官方工作人员不会以品牌隔离工作或“信用购”为由联系用户,更不会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户转账、汇款等。如果接到此类诈骗电话或消息,千万不能上当。

除了品牌隔离外,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一事也颇受市场关注。记者获悉,已有不少用户收到了花呗的服务升级协议,协议页面显示,“为持续向你提供花呗服务,本次升级需要你同意并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

据介绍,升级后用户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蚂蚁消费金融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从升级协议来看,记者发现,有多个服务提供方,主要包括北京银行、盛京银行、宁波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等。

此前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平台个人信用服务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央行要求金融行业全面持牌合规运营后的重要进展。这意味着,信用服务将更加全面的纳入整体监管,互联网巨头打开征信数据孤岛,开放更多场景数据,将成为征信社会分析个人数据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作者:段思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