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3天48场论坛,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畅聊“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1-11-24 16:40:12

“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

第十八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

暨博士生论坛上周末于上海举行

国内外80余所高校

数百位专家学者与博士生

相聚云端及线下

3天48场平行论坛

在线参会人数累计达18万人次

以思想洞见相互碰撞

探索VUCA时代下市场营销创新破局之道

11月20日,第十八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开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工商管理二处任之光处长,《营销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煜波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陆雄文院长指出,第18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是《营销科学学报》正式创刊以后的第一次年会,也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二次承办年会,经过18年的摸索,今年的年会具有里程碑意义。营销科学一直是复旦管理学院的传统,在管院科创战略的指导下,营销领域大有可为。

任之光处长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营销方面的资助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解读。从2000年到现在,市场营销的申请资助量稳步增长,他鼓励高水平的青年学者要敢于聚焦前沿,进行深入研究。他指出,市场营销领域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平衡认知与实践、学科变化与守恒,推动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实现,未来营销科技和人类福祉两方面值得关注。

陈煜波教授表示,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营销科学学报》也处于正式创刊的新起点,他鼓励学者面向未来、拥有学术自信,一如既往要更加支持和保护、爱护这一学术共同体,期待营销科学的新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金立印教授主持论坛

//主题演讲

关键词:碳市场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教授以“‘双碳’目标、碳市场、碳边境调节及对市场营销的挑战”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他指出,中国的碳中和承诺是非预期的,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中国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是碳中和的主攻方向。中国政府制定了“1+N”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将着力点置于生产端(控煤炭、风光发电等)、使用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政策端(绿色金融、全国碳市场建设等)。

他强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增加中国高碳企业的出口成本,影响产品竞争力,为此,需要推动中国经济和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持续推进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

关键词:新零售

上海纽约大学商学部主任、杰出全球商学讲席教授陈宇新教授发表了“新零售下的营销与运营结合研究”的主旨演讲。

新零售带来了新的场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研究问题、新的因素、新的数据、新一代消费者,营销研究与运营研究中之前被忽略的影响因子能够被测量、洞察、优化,二者的结合研究蕴藏着新的潜力。

他解读了关于分享经济、滴滴临时加价问题、线下货架电子标签等研究案例,并指出,未来营销与运营结合研究的方向主要在消费者行为时间研究:如等待、排队等,小“摩擦”成本影响研究:如菜单成本、支付成本等,战略竞争的优化以及大数据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自我认知+社会心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教授以“从自我认知到社会心态: RIMs模型下的中国”为主题,介绍了团队利用RIMs模型进行的社会研究。

该团队从价值观出发,从自我、他人、组织、物品与财富、自然与科技五个方面,构建了以关系为核心的关系个体模型(Relational Individual Models),这一体系包含了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能够反映对于中国未来最真实的看法。

前期问卷设计的核心点是“从群众中来”、关心热点社会议题,调查对象选择“到群众中去”。在后期数据分析中,对于每个方面选择不同维度进行衡量。他强调,“能够解决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管理学研究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行为科学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贾轼副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校长讲座教授贾建民教授联合发表了题为“疫情新常态下的行为科学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介绍了贾建民教授团队的疫情相关研究,该团队的研究论文之一《人口流动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时空分布》(Population Flow Drive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in China)于2020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

团队利用了有关人口流动的实际数据,例如可从移动电话数据或其他大数据来源,量化人的流动。仅凭人口流动就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新冠疫情爆发的时间,强度和地理分布。此外,通过实时跟踪人口流动,模型可以为决策者和流行病学家提供强大的工具,以尽早进行疫情防控。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关于疫苗对行为影响的研究,该研究进一步区分并量化了接种疫苗后人们的行为变化。

贾建民教授从实体空间的活动能否被数字替代,疫情是否加剧了性别和年龄的数字生活差异,数字生活以及数字经济建设能否独立于实体经济三方面对研究展开进一步说明。研究证明,在数字空间,疫情不光破坏实体空间的行为,也破坏我们的数字空间行为。在疫情中,男女之间产生反射效应,性别之间差异并不大。数字行为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数字经济必须依赖于实体经济。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涛教授(上)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蒋青云教授(下)主持主题演讲环节

//企业营销实践论坛

圣象集团

圣象集团有限公司商用事业中心总经理保江发表了题为“品牌力驱动下的业务多元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圣象集团业务多元化转型的历程。

随着消费者需求及流量入口的变化,圣象制定了“纵横天下”的发展战略,纵向进行空间战略布局,从地面材料的供应商转变为整个空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横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从单一的木制地板材料扩展到各种新型的材料。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品牌的认知和承载能力,集团制定了多元化品牌战略,梦想品牌与SBU品牌相结合,未来也将继续朝着品牌年轻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从地板走向空间,从造产品到造生活从材料走向解决方案的转型。

京东零售

京东零售京洞察平台负责人孟刘青以“共赢视角下的品牌联合营销实践”为题,谈到,经过18年的砥砺前行,京东全面布局了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保险、产发、国际化业务等七大板块,实现了多场景全面触达消费者,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帮助了行业降本增效。

在他看来,除了营销执行层面,对消费者进行洞察也是市场营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京东京洞察所打造的数字化平台能力,在消费品选品决策流程、产品使用体验分析、卖点及产品广告测试、产品包装竞争力分析等方面,赋能大大小小的品牌商家。顺应研究技术的不断进阶升级,京洞察逐步在仿真内容测试、互动式调研、趋势分析产品等方面正在做出全新探索。

明略科技

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秒针系统营销合伙人林佩文分享了“新锐品牌的崛起”。她谈到新锐品牌的“新”在于面对现代化差异的需求,“锐”在于开创有成长力的新品类/赛道。新锐品牌的增长主要依靠内生和外生增长力,数字化是品牌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企业内部需要做好自身的营销数字化建设,企业外部需要用好数字媒体,做好公域+私域渗透,提升数字份额竞争力。

她强调,变的是差异化,不变的是品牌保持初心,坚持和统一对于品牌的建立与发展格外重要。关于品牌建设的问题,她认为品牌不一定要做大,可以选择做深,但一定要做好产品矩阵。

致趣百川

致趣百川创始人兼CEO何润先生则以“B2B数字化营销的新实践和新思考”为题,从MarTech(营销技术)出发,对数字化营销之路进行分享。

MarTech源自营销场景的细分和精细化管理,追求营销ROI的不断提升。从高效获取线索、加速线索孵化、提升线索转化为客户,营销自动化越来越发挥作用。他还分享了致趣百川的营销自动化设计案例,通过精细化线索运营,为多家企业构建营销漏斗闭环。关于企业定制化方案的问题,他介绍,致趣百川在产品层面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也会进行依据不同行业的底层逻辑进行定制化设计。

▲主题分享之后,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景奉杰教授的主持下,4位分享嘉宾一同进行了圆桌讨论

博士生论坛掠影

本次学术年会在19日举行了博士生论坛。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景奉杰教授的致辞之后,数位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青年学者轮番登台,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论坛上,还举行了博士生与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沙龙。

本次学术年会共接收300余篇博士生论文投稿,年会现场,论文评审委员会为各位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获得者依次颁奖。

本届年会由《营销科学学报》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圣象集团作为合作伙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京东零售集团、金投赏的大力支持。

2022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将由重庆大学承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金立印教授、蒋青云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市场学系系主任李小玲教授参与交接仪式。期待明年与各位学者再次相聚,共话营销学科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蒋青云教授表示,举办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是复旦管院的荣光,也是责任,JMS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营销科学领域研究者与企业家的共同努力,未来也将持续作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沟通合作的桥梁。

整合一流学术、业界资源,不断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共建高端交流互动平台,第十八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虽然落下帷幕,但各界英才直面挑战、聚势前行的脚步仍未停息。面向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也将初心不改、与时俱进,持续为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贡献更多的前沿智慧和创新启迪!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