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选聘事故”令足协公信力再打折扣,水庆霞出任女足新帅众望所归
文汇2021-11-22 04:13:24

从呼声极高的热门候选,到选聘报名时主动隐退,再到意外地“逆袭”当选,水庆霞成为中国女足史上首位本土女帅实至名归,过程却几经反复、扑朔迷离。

11月18日,中国足协通过官网发布公告:“中国足协主席办公会综合前期女足国家队主教练选聘工作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由现任上海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水庆霞担任中国女子足球队主教练。”

无论从履历还是能力来看,水庆霞接过中国女足教鞭都是众望所归的结果。然而,这场充满戏剧性的“选聘事故”,却将中国足协本就充满争议的选帅流程推上风口浪尖,专业性和公信力再度受到舆论拷问。

出人意料的选帅过程

因率队征战东京奥运会战绩不佳,时任中国女足主教练贾秀全无奈交出教鞭。9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海女足主帅水庆霞以“临时主教练”的身份挂帅中国女足奥运联合队,并成功捧起冠军奖杯。当时业内普遍认为,水庆霞是最适合接过女足教鞭的人选,她也曾在决赛赛后表示:“梦想每个人都有,我希望能当女足国家队主教练,带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每个人在不同行当中都希望做得更好一些,努力一下吧。”

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足协10月8日公布《关于中国女足国家队主教练选聘工作的通知》后,此前明确表态要“努力一下”的水庆霞并未报名参选。根据选聘通知,除国籍、年龄、资格证书等硬性条件外,参选者过往经历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曾担任过中国足协U19及以上国字号队伍主教练;曾担任过中国足协女足超级联赛队伍主教练;曾担任过中国足协顶级联赛队伍主教练或助理教练。”显然,曾执教中国女足青年队、带领上海女足登顶女超联赛的水庆霞完全符合参选条件。关于退出的原因,她始终保持沉默。

此后,肇俊哲、陈婉婷、王军、张海涛、刘华娜等人参与选聘,其中前国脚肇俊哲和前女足U16国少队主帅陈婉婷被视为参选者中距离帅位最近的两位,甚至还传出过前者被足协提前“内定”的消息。然而,肇俊哲从未执教过女足,男足教练经验也少得可怜,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女帅陈婉婷,则满足不了三个硬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他俩似乎都难以在此刻担当起率领“玫瑰军团”复兴的重任。就像同样经过选聘执掌国足教鞭的李铁,用一支国家队和一届大赛来给本土少帅交学费,未免太过奢侈了一点。

或许正是有关部门从不绝于耳的争议声中认识到了这一点,有能力、有经验、有热情的水庆霞,才得以最终“被逆袭”。中国足协“通盘考虑、慎重研究”的决定,更像是一次“痛定思痛、拨乱反正”的决定。在这一轮反反复复的选聘中,足协屡被诟病的公信力和专业度再度减分,又一次留下“自己打脸”的笑柄。

意料之中的最佳人选

好在,“反转”的结果是最佳人选。没有报名选聘却最终当选,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业内对于水庆霞的信任和肯定。作为中国女足辉煌时代的一员,球员时期的水庆霞技术全面、作风顽强,曾随“玫瑰军团”夺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35岁宣布退役后,她逐渐转型成为教练,20年执教生涯里曾率领上海女足多次获得联赛、杯赛、全运会冠军,并为国家队输送出一大批优秀选手。

“心情还是挺激动的。”如愿成为国家队教练,55岁的水庆霞视之为莫大的荣耀。此番接过教鞭,她的角色不再是匆忙上阵的“救火队员”,而是率领中国女足走出低谷的领路人,“作为中国女足曾经的一员,我有很深厚的感情,也知道广大中国球迷对这支球队的期望。对我个人而言,这肯定会是一次巨大挑战,但我也希望有机会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中国女足走出低潮期。”

根据计划,新一届中国女足将于12月10日重新集中,备战将于明年1月20日至2月6日在印度举行的女足亚洲杯暨2023年女足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这也将是水庆霞上任后迎来的第一场考验。“从时间来说还是挺匆忙的。因为女足联赛要打到11月30日,留给集训的时间不多了。”素来性格直率的水庆霞,坦言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升队伍状态,“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就是在球队原有的基础上怎么去调整、去训练。希望(带队)把亚洲杯踢好。”

作者:谷苗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沈雷

作者:谷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