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空地变停车场!松江这个居民区这样破停车改革“过渡期”难题
上海松江2021-11-17 09:23:14

今年10月,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全平台刊发了“居民小区停车改革系列报道”,聚焦上海住宅小区停车新规出台后,小区地面车位方案改革引发的种种矛盾。

面对停车问题,社区管理者往往会选择召开业主大会征询多方意见作为解决问题的有力措施。但从召开业主大会,再到新的方案落地,至少需要6个月。如何做好过渡期的停车方案?近日,永丰街道金地艺境居民区交出了一份“作业”:通过居民自治、技术加持,打造一处免费临时停车场,为后续停车改革争取到了时间。

解决老矛盾,要用新方法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回家再也不用抢车位了。”说起现在免费使用的临时停车场,家住颐景园小区的居民李女士连连表示认可,临时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难题,也为接下来小区停车改革“软着陆”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金地艺境居民区包含金地松江艺境、颐景园、绿地松江名苑三个小区。李女士告诉小松,颐景园小区一直都没有地面停车位,“地下车位大部分都已出售,临时车位始终供不应求。”据统计,颐景园共有709个地下车位,每晚实际进入车库的车辆有800辆左右,停不到车位的居民,无奈之下只能将车辆停放在小区外的小路上。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金地松江艺境和绿地松江名苑,虽然两个小区均有地面停车位,但车位都不固定,因此,停车位往往是“先到先得”。家住金地松江艺境的居民王女士告诉小松,抢车位、停通道、兜圈子……这些“戏码”总会在小区上演,“这样搞得邻里关系也一般,但管理方好像也没有办法。”

“我们统计过,三个小区有420辆车存在停车缺口。”金地艺境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叶深知,停车问题一定要解决,但改革方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到位。实际上,居民不仅需要一套可以根治停车难的方案,更需要一些可以解决眼前难题的方法,“要开始改革,就要把改革过渡期可能激发居民矛盾的隐患先排除。”因此,寻求暂时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了首要问题。

巧用空闲地,自治解难题

张叶多次调研后发现,在居民区周围恰好有一块约2万平方米空地,可容纳500辆车停放。“如果这块空地可以停车,方便了居民不说,对属地派出所而言,也减轻了不少管理上的压力。”但张叶担心的是,这块空地真的可以用来给居民停车吗?

今年9月初,金地艺境居委会和永丰派出所进行了多次沟通,随后召集物业公司、业委会进一步讨论停车场相关事宜,最终提出“临时停车场”的设想,并向街道上报。而后他得知,这块空地尚在规划调整中,现阶段正处于“闲置期”,因此可以提供给居民用作临时停车场。

这一消息无疑给社区管理方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不过,如果要使用这块空地,一定要保证没有外来车辆进入,不利用这块空地盈利,而且保证使用期间的有效管理。”张叶起先找到了金地物业,但他意识到,如委托第三方物业公司管理,势必会涉及人员费用,相比之下,或许采取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会更好。

随后,居委会与三个小区的业委会、物业、派出所、居民共同商议,第一时间建立了“临时停车场自治群”,小区车主需先在物业登记,再签订《临时停车场告知书》后进群,每个小区招募两名固定志愿者,成立6人停车场自治管理小组,参与“临时停车场自治群”的日常维护,对于停车场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一起和居委会、物业协商共议,维持好停车秩序。

技术来加持,管理更有效

管理主体明确,接下来便是要保证社会车辆不进入该区域。“我们设置了一套道闸系统,实现自动抬杆。”张叶说,每一名有停车需求的业主须携带房产证、身份证、行驶证到物业登记,再由物业公司将车牌录入系统,从而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入内。此外,公共视频系统以及照明系统也均已安装完毕。

据了解,目前已有303名业主加入自治群,每日实际停车车辆有100辆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时停车场目前还处试运行阶段,因此,业主在此停车没有支付任何费用,但之后停车场运行过程中产生了相关费用,三个小区的居民纷纷表示,可以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均摊,再自行选择是否要继续停放车辆。

用好过渡期,探索新方案

面对这样一处临时停车场,居民在开心之余却也表示了担忧,“土地一旦出让,临时停车场关门,我们的车又可以停到哪里去?”的确,停车场可以开放多久是个未知数,后续停车难题如何解?

对此,张叶透露,运行临时停车场主要是为之后探索实施停车方案争取时间。小松采访了解到,近期居委会和绿地松江名苑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正在探讨一套“潮汐式”停车方案,物业管理公司专门开发了小区停车微信程序“绿灯停车”,已购车位的业主可以在车位闲置时段在线出租给需要的车主停放。“待绿地松江名苑小区试行效果良好后再考虑推广至另外两个小区。”张叶说。

此外,居民区还在逐步探索更多停车改革方案,包括对居民家中的第二辆车或将考虑阶梯式收费;与周边商场商议,尝试利用商场地下停车场实现错峰停车等。

记者手记:主动跨前,方见成效

在做“居民小区停车改革系列报道”的过程中,小松走访了松江多个存在停车难题的小区,矛盾的爆发有着长年的积累,有着前期的忽视,也有着回避麻烦的“天性”……因为探索解决之道难,所以选择避而不谈;因为协调居民、各单位、上报街道繁琐,所以选择一拖再拖。于是居民愈发不满,小区愈发混乱……

有人说,可以用这样一处免费临时停车场暂缓金地艺境居民区三个小区的停车难题,是偶然的幸运,不可复制。但回头看,这样一个“从天而降”的契机背后何尝没有一种“必然”?

我们无法忽视居委会连日的走访、属地派出所积极的协调以及街道的支持,当管理方合力去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主动跨前迎难而上,把居民心头的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那时,“我为群众办实事”七个大字才会掷地有声。

犹记得,居委会书记在陪同采访过程中喃喃自语的一句“他们都说,这是一块硬骨头”。可能会失败,可能会吃力不讨好,可能会有更多意料不到的情况,但事实是,这块硬骨头在历时两个多月后,终于被完全啃下,改革路远,主动跨前方见成效。

(图片:戴冉、资料图)

作者:张立 戴冉
选稿:王冰倩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