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曾参与起草中央重要文件的他履新,任“中字头”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北青报-政知道2021-11-13 20:40:01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部领导”栏目显示,吴宏耀已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

曾参与起草中央重要文件

吴宏耀,男,汉族,1964年12月生,今年57岁,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他此前为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兼)。
吴宏耀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农学院),早年曾在原农牧渔业部、原农业部工作,2004年4月任国务院办公厅副局级秘书,2006年10月升任正局级秘书。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吴宏耀曾参与了2002年至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调研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农业农村政策,参与起草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及中央领导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公开资料显示,据报道,农业经济、行政管理是吴宏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农村政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信息管理与应用等内容。
吴宏耀还曾在中财办、中农办工作。
2007年3月,吴宏耀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二组组长,2014年8月任中财办农村二局局长,2016年12月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正局长级)、农村二局局长。
2018年机构改革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根据改革方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部。
在机构改革后,吴宏耀担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兼)。中央农办秘书局,负责处理中央农办日常事务。


曾解读“中央1号文件”

吴宏耀曾多次出席发布会,介绍三农相关工作。

比如,2018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举行新闻发布会,当时,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现任吉林省省长)、副主任吴宏耀介绍2018年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有关情况。

当时,吴宏耀提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按照程序进行报批。

再比如,2019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称,在未签订流转协议的情况下,贵州省修文县多名村民的承包地于当年8月底强制翻挖,而强制流转土地的目的在于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

2019年11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吴宏耀说,“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刻发函要求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核查,并且已经派出调研组赴贵州开展现场调查”。

还有,今年2月,国新办曾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当时,吴宏耀也出席了发布会。

在回答相关问题时,他提到,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和复杂,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

“同时也要明确,严格禁止城里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也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要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多人履新

如今,吴宏耀成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条例中提到,党中央设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党中央负责,向党中央和总书记请示报告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定期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研究协调“三农”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重要决策部署。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该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中央农办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央农办领导岗位几经调整。

2020年11月,时任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进京,履新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同时,他还成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

2021年1月,由四川进京工作的王正谱成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2021年10月,王正谱“空降”河北,他现任河北省代省长。
2021年4月,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焕鑫履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21年11月,他担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