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海上记忆】你不知道的“四叶草”边小涞港的来历
上观新闻2021-11-13 18:32:23



长河无声奔去,见证人间沧桑。

“四叶草”边,小涞港河畔,曾是先民追猎的水网密布的沼泽之地、抗日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乡土,如今成为新一代奋斗者驾驶车辆飞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公众号“青浦河长”

本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圆满举行,举办场所——被昵称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四叶草”绽放于上海西翼的虹桥,这里是长三角架起联通中外的“彩虹桥”的重要区域。在这无形的桥下,有一条有形的河流淌着,连接着距今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代,也讲述着长三角水网连通的渊源,更见证过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就是紧紧守护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东侧的小涞港。

1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的门牌号为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会展中心的西侧为诸光路,南侧是盈港东路,东侧即为涞港路。显而易见,涞港路的路名来自蜿蜒围绕着“四叶草”的小涞港

比起东侧与之平行的北横泾,小涞港是一条秀气的水流平缓的小河,两边绿植青青,偶有白鹭来觅食。从相关资料可知,这条名为小涞港的河原先是南北干河,位于青浦、松江、闵行区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龙塘,长约8公里,原名小来浦,一作小涞浦。历史上曾以竹冈塘与蒲汇塘交汇处以北称小涞浦。

“涞”字并不多见。在河北保定有一条涞水。而上海的这条小涞港,将这个少见的字赋予了周边:涞清路、方涞路、涞泾路、涞坊路、涞寅路等青浦和松江交界处的许多路名都与这条河有关。闵行区华漕镇的小涞桥天主堂,亦得名于此。

宋朝范成大的《吴郡志·水利上》收录水利专家郏覃上奏皇帝治理吴淞江的奏折,其中有记载:“吴淞江南岸,有大浦一十八条:小来浦、蟠龙浦、朱市浦、松子浦、野奴浦、张整浦、许浦、鱼浦、上燠浦、丁湾浦、芦子浦、沪渎浦、钉钩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贮浦、烂泥浦。”小来浦即小涞港。不难想象,昔日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依托水网,划舟往来,夜泊河上,点点渔火。

随着松江、青浦人口渐渐繁盛,小涞港渐渐失去干河的功能。与小涞港连接的竹港(1981年后改为北竹港)在明代疏浚1次,清代疏浚2次,其中1874年(同治十三年)得到一次疏浚。此后近80年,小涞港和竹港基本都未得到浚挖,河床淤浅,小汛河底无水,农民筑堰拦水灌溉农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小涞港和竹港才相继得到疏浚。

竹港北起淀浦河,接小涞港,南经莘庄、颛桥、马桥等地,入黄浦江,长约15公里,可通行大型船舶。竹港得名于冈身竹冈。冈身,指的是位于长江口南岸的沙堤。这些沙堤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按照西北至东南走向,形成数条。今天,在上海的郊区,还多有以冈峰、冈身、外冈命名的地名,记录了这段如今被淡忘的上海昔日的成陆历史。

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以南有三条。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前冈身已经形成。而赋予竹港名字的冈身竹冈,位于奉贤柘林、新寺至闵行一带。地方志资料显示:“此处贝壳含量60%—80%左右,埋藏于地表以下0.15—1米,规模与吴淞江以南沙冈相仿。经C同位素测定,其年龄为距今4200年左右,与淞北外冈(距今4200—4000年)相仿。”

2

历史悠久的河流,将关于上海这片陆地上的古老故事尽藏于柔波之中。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青浦徐泾镇崧泽大道,显然得名于著名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此时上海地区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后来成为青浦区的区域约在距今7000年前也已经成陆。

崧泽文化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考古资料显示:其时崧泽地处海滨,东临大海,西和南是丘陵山地,今青浦区境大部为沼泽地带。先民们的茅舍村落聚集在较为高爽的高阜处,在村落周围,人们已经垦殖了小块水稻田。附近水域中有鱼、虾、龟、鳖等水产食物,大型动物水牛等栖息水边,有时也为先民所猎食。狗和猪已被人们所驯养。在湖沼的周围或沿海的土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杂草,湖沼间土岗上生长着桑、柳、榆等树木,野禽、獐、四不像等栖居奔窜其间,为冬季草枯时先民猎取的重要肉食。稍远处林边草地梅花鹿成群,这是先民主要的狩猎对象。在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树木混交的林间,还有老虎等猛兽觅食。崧泽文化前后约延续900年,介于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的原始文化。

2008年,以崧泽文化命名的上海崧泽高架路,作为虹桥枢纽综合交通配套“一纵三横”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开工。根据开工时的报道,这一项目分崧泽高架路与地面崧泽大道两部分,全长3.9公里。其中,崧泽高架路西起A5嘉金高速公路,与其形成互通,路线向东沿诸陆东路,跨越小涞港、南莘铁路,接西郊高架路(辅助快速路)立交,工程终点接虹桥枢纽内部高架系统,全长约2.8公里;地面道路崧泽大道西起A5嘉金高速公路地面道路,沿诸陆东路,经华翔路东至跨轨道交通10号线的起坡点位置,地面崧泽大道全长约2.7公里。

时移世易,大陆平川,先民追猎的水网密布的沼泽之地,成为新一代奋斗者驾驶车辆飞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变的,是始终承载连接外部世界的功能。

3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徐泾镇,这里是318国道的起始点,有“万里国道第一镇”的美誉。位于徐泾镇西北部的陆家角村,在抗日战争时是青东抗日游击武装活动中心。当时,今徐泾镇内蟠龙、卫家角,以及泗安桥沿青沪公路一带为抗日游击区,时有激战。

《徐泾乡志》的资料显示,1940年4月,王师龙、朱志成、诸人龙在黄瓜漕(位于青浦境东部,南北流向,北起徐泾港,南至淀浦河)遭敌人伏击,不幸被俘牺牲。王师龙1914年出生,为徐泾土生土长的本地人。1926年,他曾在青浦乙种商业学校就读,这所学校也正是他的同乡陈云1917年曾入读的母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师龙组织热血青年参加抗敌后援会,青浦沦陷后,与友人组织人民抗日自卫队,并担任队长,后加入淞沪抗日游击纵队第三支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

1940年,王师龙乘船经黄瓜漕去区公所途中,被奸徒告密,遭敌寇伏击,不幸被俘。三大队同志闻讯,准备沿途截击营救未成。王师龙被押后转移至松江。敌军威逼利诱,王师龙坚贞不屈,受尽酷刑,不发一言。6月间,他于深夜撕衣为绳,自缢完节,时年26岁。

长河无声奔去,见证人间沧桑。这些彼此相通的水波,传递同一种爱与信念,也提示如今来到“四叶草”的人们,关于脚下的土地的往昔。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