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东吴“书痴皇帝”:爱好造字诛杀权臣 也算明君|文史笔谈
封面新闻2021-11-11 16:46:48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人都得有个爱好才好,但做皇帝的有爱好却往往不好。

皇帝有爱好,媚臣就会投其所好,这样的皇帝往往不务正业。

什么诗人皇帝、画家皇帝、木匠皇帝,没一个干好本职的。

就拿三国曹魏帝王来说,曹丕爱好文学和游猎,臣下屡谏不止,长水校尉戴陵还因此触怒帝威,差点掉了脑袋。魏明帝曹叡爱好土木工程,喜欢修建宫殿,如洛阳宫、昭阳殿、太极殿、九龙殿、总章观、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等,曹叡比起父亲还有个优点,就是善于纳谏,辛毗、杨阜、高堂隆等直臣数次谏止,他总是虚心地说“谏得好”,但转身又开始营造宫殿。魏国在这对父子手上也是无所作为。

而吴国的皇帝喜欢学习,博览群书。孙权在一次是否要郊祀的讨论中,就责问臣下,周文王“立郊于酆,见何经典?”臣下奏是匡衡说的,孙权辩驳,“经传无明文,匡衡俗儒意说,非典籍正义,不可用也。”这次关于周文王是否郊祀的讨论,其实孙权是对的,也可见他是博览群书,才知道经传上无此一说,属于儒生臆测。

孙权自己好学,也为儿子们安排了各种授业老师,孙登为太子时,左辅右弼,东宫号为多士。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东吴终于出了个“书痴皇帝”——孙休。

为什么说孙休是“书痴皇帝”,我们来看他有多痴迷学习就知道了。

《三嗣主传》载:(孙)休锐意于典籍,欲毕览百家之言,尤好射雉,春夏之间常晨出夜还,唯此时舍书。

醉心书籍,立志读完诸子百家著作,除了春夏射野鸡的时候,对书籍爱不释手。这不是个书痴是啥?

孙休还大言不惭的说,“孤之涉学,群书略遍,所见不少也;其明君闇王,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孙休还打算召来几个博学之士进宫陪他讲学论道。想想其他一些皇帝都是找一些和尚道士进宫探讨长生之道或鬼神之道,这孙休却是探讨学术。

近臣张布担心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这些儒臣进宫总免不了直言进谏,到时参自己一本咋办,于是各种阻拦博士们入宫。孙休也是看得明白,还对张布直言:

“今曜等入,但欲与论讲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纵复如此,亦何所损?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备之,不须曜等然后乃解也。此都无所损,君意特有所忌故耳。”

孙休确实是明白人,觉得自己博览群书,什么明君闇王、奸臣贼子都见识过,召几位博士入宫只是和他们切磋一下学术,不是向他们学习啊。你张布不过是怕他们说出奸臣丑事,才不想他们入宫。这些奸臣干了什么,我都心知肚明,不需他们进谏。

张布又说研究学问耽误政事,属于不务正业。孙休答道,“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政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意思是,读书是好事,就怕人不喜好读书,爱好读书没啥坏处,政务和学习两码事,不会互相耽误。

张布吓得当即叩头,孙休又宽慰他,我只是给你开悟一下,何至于磕头啊。都知道你的忠诚,希望你的尽忠能够善始善终。

孙休知道张布专政弄权,心中虽然不悦,但避免张布多疑激发矛盾,还是打消了召博士们入宫的念头。后来孙皓即位,张布等人还是难以善终。

孙休好学还体现在重视教育,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每年以学业考核授官。

永安元年(258年)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吏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其案古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其宠禄,科见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业。一岁课试,差其品第,加以位赏。使见之者乐其荣,闻之者羡其誉。以敦王化,以隆风俗。”

孙休又曾专门造字,为儿子们取名字。

据《吴录》记载,孙休说,人取名字只是为了相互区别,取名要“难犯易避”,今人争相取好名好字,盲人取名字叫“伯明”,不觉得好笑吗?他给四个儿子分别造字取名:老大名□(上雨下單,音湾),字莔(音迄);老二名□(上雷下大,音觥),字□(上西下升,音闲);老三名壾(音莽),字□(上囚下皿,音举);老四名□(上亠下先攵,音褒),字㷏(上禾午下火,音拥)。后来老大老二都被孙皓所杀。

孙休生造的这些字,是与民方便,使百姓不容易触犯皇家尊名,日常行文取名也不用考虑避讳。当然也有他个人炫耀学问的意思。后世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会给自己改一个生僻的名字,也是方便臣民避讳问题。

对孙休造字一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还专门批评了一番,他认为取名“欲令难犯,何患无名”,找个生僻字就行,没必要造字。裴松之还认为改名是乱了礼制,容易生出祸乱,把孙休造字与孙皓之乱联系在一起,说孙休“坟土未干而妻子夷灭”,这种论调就有些过了。

孙亮在位时,孙峻、孙綝专权,孙綝杀大将滕胤、吕据、王惇,逼死孙虑,废掉孙亮,迎立孙休为帝,权倾一时,把新皇帝也不看在眼里。孙休也早就看不惯孙綝的嚣张跋扈,一边对其大加赏赐,一边与张布、丁奉谋划诛杀孙綝。孙休十月即位,十二月就趁百官朝贺时拿下孙綝。

孙綝跪求发配交州保命,孙休说,你当初为何不发配滕胤、吕据,留他们性命?孙綝又求愿意没官为奴,孙休又说,你当初为何不以滕胤、吕据为奴?于是斩杀孙綝,将孙峻、孙綝从孙氏宗谱除名。

孙休当皇帝之前,在丹阳郡时多次被太守李衡依法整治,不得已请求迁往会稽郡。后来孙休当了皇帝,李衡后悔不已,想投奔魏国,妻子习氏说:“琅邪王(孙休)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于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于是听从妻子意见,自囚请罪。孙休果然不怪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后来还加官威远将军。

孙休又偃武修文,劝课农桑,广开田业,轻徭薄赋。事见永安二年诏书。

孙休死后谥号“景帝”,在谥号里算是美谥。“布义行刚曰景。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景”的意思就是行为决断刚毅布施仁义,或因为仁义取得成功,或深思熟虑谋划充分。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轻徭薄赋,吴景帝孙休也是轻徭薄赋,谋划周全,行为果断,诛杀权臣孙綝。

孙休当然不是完人,陈寿批评他宠信关系好的旧臣却不能提拔良才,又使前任孙亮不得好死,也寡恩少义。不过陆机还是给他好评,“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

南宋学者王应麟也认为孙休算得上是贤君,“孙休之遣李衡,有汉高帝之度;其讨孙綝,有叔孙昭子之断,吴之贤君也。”对比前有废帝孙亮,后有暴君孙皓,孙休的确无愧是一代明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