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1年陕西果品(上海)宣传推介活动举办 “陕果入沪”再提速
东方网2021-11-11 10:19:09

11月10日下午,由陕西省果业中心、陕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主办的2021年陕西果品(上海)宣传推介活动在静安区陕西大厦举办。活动通过政府和企业推介、产品展示品鉴、采购商现场交流洽谈、媒体宣传等方式深化陕沪两地果品产销合作,提升陕果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陕西新优品种苹果

政府企业推介产业和产品 与采购商现场对接洽谈

“陕西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和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气候带,大秦岭横亘中央,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这里成为生产优质水果的天泽之地。”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魏延安在推介会上说,陕西水果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已经形成了苹果、猕猴桃为主,枣、樱桃、葡萄、桃、梨、柑橘等齐头并进的果业产业发展格局。

 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魏延安推介陕西特色水果

魏延安介绍,2020年陕西园林水果面积达到1731.72万亩,产量1808.03 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930.27万亩,产量到达1185.21万吨;猕猴桃种植面积91.82万亩,产量到达115.83万吨,成为中国苹果和猕猴桃第一大省,全世界每七个苹果和每五个猕猴桃就有一个来自陕西。

可带皮吃的陕西苹果

“我们的苹果生长在渭北黄土高原核心区的洛川县,这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远离污染,造就了苹果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营养丰富的品质特征。”洛川美域高公司华东区销售经理屈军龙说,他们的苹果实现了带皮吃,论个卖,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  可即食的陕西猕猴桃

“我们的猕猴桃产自陕西乃至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大县和核心产区周至县,这里南依秦岭,北濒渭水,是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和最佳优生区,具有果肉细腻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陕西杨氏农业公司总经理杨景昆说,这两年依靠科技创破解了猕猴桃催熟难题,推出的削皮就能吃的即食猕猴桃,受到了上海等华东地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在每天供货量达到了10万斤。

“黄陵地处陕西中部,南临西安,北接延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苹果和翡翠梨产业,实现了产销两旺。”黄陵县果业中心主任陈永锋表示,希望上海经销商、采购商多采购销售黄陵“延安苹果”和翡翠梨,让更多上海市民吃到来自福地的好味道。

推介会上,陕西省果业中心和陕西6家果业企业及黄陵县先后推介了陕西果业发展情况和苹果、猕猴桃、梨、柿饼等特色水果产品。与会的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上海市网购商会和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卜蜂联花超市、每日优鲜、盒马、本来生活网等水果批发市场、采购商、电商平台与陕西相关政府部门及果业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接和洽谈,达成了多个产销合作意向和协议。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 ” “陕果入沪”再提速

上海多家水果批发市场、采购商、电商平台的代表参加活动

“陕西苹果、猕猴桃、大荔冬枣等果品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但上海水果销售市场庞大,我们现在开发的还远远不够,希望上海的各类水果采购商、经销商和电商平台加强与陕西的合作,采购销售更多陕西水果,丰富上海人民群众的生活。”陕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李泳表示,下一步他们计划组织上海的采购商等到陕西水果产区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大家对陕西水果的了解,加快“陕果入沪”步伐。

“我们上海果品行业非常愿意扩大与陕西的合作,也希望有机会深入陕西果业产区,探索更加深入的产销合作,扩大陕西水果在我们上海的市场份额,为陕西农民增收作出应有贡献。”李泳的倡议得到了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袁亚祥积极响应。李泳说,他们将组织协会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到陕西水果销售之中,为“陕果入沪”搭建桥梁,注入力量。

上海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敏告诉记者,他以前只是知道陕西苹果和猕猴桃还不错,通过推介会让他对陕西水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陕西的对接和合作,筛选更多优质果品进入每日优鲜平台销售,帮助陕西水果卖出好价钱。

“陕西水果已经实现了周年供应,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陕西水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推介会上,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魏延安还向上海水果采购商、水果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在陕西建立果品直采基地、水果供应链中心和高标准示范果园,投资建设高标准气调库、智能选果线、发展冷链运输等采后处理设施,共享发展机遇。


选稿:张晶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