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访谈|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金麟:希望更多拉美商家分享“进博红利”
海外网2021-11-10 23:56:39

  (第四届进博会)访谈|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金麟:希望更多拉美商家分享“进博红利”

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访谈|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金麟:希望更多拉美商家分享“进博红利”

作者 许婧 刘晓

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金麟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熟面孔”。2018年首届进博会,他便来到上海,在当时名为“阿根廷国家进口商品上海展示交易分拨中心”的阿根廷展区做商品进口的物流、仓储、分拨和配送等服务。

经此实践,金麟的一个构想逐渐清晰:“个人、中小企业的力量在这种国际性的舞台上作用是有限的,能否做一个平台将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

让他高兴的是,进博会上,集合阿根廷产品的展台面积从首届的200平方米,逐渐增加到今年的400平方米,阿根廷展区也正式更名为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旨在为尚不具备独立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阿根廷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平台。

作为推动该平台搭建的海外华侨,他在参加本届进博会间隙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详述了创新中心的“台前幕后”。

“阿根廷政府机构负责推动本国中小企业加入。”作为中国境内的具体运营者,金麟介绍说,除进出口贸易服务、物流仓储服务、分拨中心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公司注册服务等基本功能外,这个创新中心还将为阿根廷中小企业提供直接与便捷的商务拓展与市场推广服务。

尽管阿根廷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但近年来,阿中两国的贸易数据一直在增长,去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14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121亿美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通过该中心进口的阿根廷产品总货值累计超1000万美元。

阿根廷投资贸易促进局局长胡安·乌桑迪瓦拉斯表示,从展示交易分拨中心到创新中心,阿中两国企业以进博会为纽带深入推进合作。

金麟解释说,对阿根廷的中小企业来说,打破过去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去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变化、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很重要;同时,让阿根廷的商品结合互联网和高新技术,提升附加值也很重要。

“创新中心最大的价值是它有自己一个销售运营的模式,有全国的销售网点,哪怕进博会结束以后,也可以第一时间展示出商品去往哪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销售渠道。”金麟补充道,为了真正让中小企业具备到中国发展的需求和信心,需要让他们的产品有销售渠道展示,加上销售渠道的成功案例,那么这些阿根廷中小企业就会有信心进入这个平台。

金麟称,三年来,该中心帮助约50家阿根廷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希望未来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阿根廷产品。“我们想结合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发挥好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充分把握进博会平台的作用,通过持续发展,成为成功案例,吸引包括阿根廷在内更多拉美国家的企业参加进博会。”

自2018年以来,参加进博会的阿根廷企业累计超过80家,展品种类涵盖红酒、橄榄油、肉类和大豆等。金麟告诉记者,今后,该中心除了继续为双边贸易强劲增长贡献重要力量,还将为两国企业在数字经济、农业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合作提供更多支持。(完)

责编:海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