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家里有这些“隐藏”的起火点,你知道吗?
东方网2021-11-10 19:23:08

问:家里有哪些“隐藏”的起火点,你知道吗?

答:一场火灾可能会带来什么?轻则损失财物,重则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很多人以为大火离自己很远,而现实中,火灾往往是由一个无心的举动、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引发的。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发布的2020年全国火灾及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情况中提到:202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死亡1183人,受伤775人,直接财产损失40.09亿元;其中居民火灾10.9万起,占火灾总数的43.4%。那家里有哪些易被忽视的起火点,又该如何应对火情呢?

炉灶旁使用喷雾或撒面粉

喷雾类用品,如消毒酒精、杀虫剂等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品,一旦接触明火会引发爆炸;身上抹了花露水马上进厨房做菜,明火可能引燃挥发的花露水;面粉等粉尘类属于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充分接触,在相对密闭的厨房内就会引发爆炸。

冷冻食物放进热油锅

冷冻食物没有解冻直接放进油锅,很可能引发热油迸溅,造成皮肤烫伤,如果热油碰到明火则会被引燃,造成火灾。

灶具干烧引燃油污

长期不清理抽油烟机管道,会积累厚厚的油污,如果使用过程中干烧灶具,大量的热吸入抽油烟机内,会损坏部件,甚至引燃机内油污。油污一旦起火,较难熄灭。

电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

如果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等,瞬间会将周围可燃物点燃。类似的还有“网红”灯泡窗帘,即在窗帘外面挂一串灯,但灯泡若在照明过程中发热,就会引燃窗帘。

卡通气球当装饰

很多卡通造型的气球,其成分一般是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气体,碰到热源、火源甚至火花就会爆炸。如果想把气球作为装饰,建议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氦气球。

阳台堆杂物

习惯将阳台当作杂物堆积处,如破旧家具、报纸杂志等,大大增加火灾隐患。另外,阳台上如果装了防护栏和防盗网,一定要设置逃生出口,并把钥匙存放处告知家人。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在楼道被浓烟封锁的情况下,消防队员难以从阳台营救被困人员。

特殊物资堆积

为了防疫,家家户户都备着酒精消毒,存放时要远离火源。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花卉液肥等瓶瓶罐罐的喷剂,它们喷出液体基本靠丁烷驱动,若储存不当、大量囤积,或保存环境不当易导致泄露,引发火灾。

意想不到的“灭火神器”

当身边有物品起火时,有条件者可以使用灭火器,在没有灭火器等专业灭火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物品,阻止火势蔓延。

灭火器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范围不同,常用灭活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及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电器设备初起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但不适用于扑救轻金属,如铝、镁、钠等火灾。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液体及可熔融固体燃烧的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适用于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如木材、棉织品等物质的火灾。

平时应将它安放在干燥通风且随手可拿到的地方,要定期检查,看是否过期或压力不足。

灭火器使用方法

湿布、灭火毯

如果家中起火,初起火势不大,这时可以用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等,直接将火苗盖住,将火“闷死”。

锅盖、切好的菜

当锅里的食油因温度过高着火时,首先应关掉气源,然后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

如果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菜倒入锅内,或用灭火毯覆盖,这同样可以灭火。

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会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

沙土

没有灭火器,且用水灭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下,可用沙土覆盖,使火窒息。

可乐

可乐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能起到阻燃作用。摇晃可乐瓶,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气压迫使可乐液体向外喷射,达到了与水管喷水一样的效果,对火焰起到了灭火冷却、隔绝氧气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方法只适用于很小范围的火势。

人人都要学的正确逃生法

对于火灾时该如何逃生,人们都有一些知识,但真正着火时,少有人能保持冷静,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所以相关常识应时刻牢记。

浓烟太大别盲目穿行

火灾产生的浓烟温度高,具有毒性、减光性,即使用湿毛巾做有限的防护,逃生者也极可能只走出几十步就晕倒在地。火灾初期产生较淡薄的烟气,且与逃生者头部有一定距离,可按照疏散逃生指示标志快速撤离;当有浓烟扩散时,尽量选择用湿布条封堵门窗防止烟气进入室内,并在消防队员方便搜救的空间等待救援。可在家中备有正规厂家生产的逃生面罩,放在容易找到的位置。

披湿被浪费时间不符合我国国情

这种逃生方式起源于日本。日本早期住宅多为木质结构,湿棉被一定程度可以减轻掉落物的伤害。这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打湿棉被浪费宝贵逃生时间,且双手握住湿棉被弯腰逃生,会让呼吸道直接暴露于高温和有毒烟气中,造成高温灼伤或中毒。

躲在卫生间容易呼吸困难

卫生间空间狭小,易聚集烟雾,易造成呼救困难等情况。消防员救援时通常优先搜查客厅、卧室等,躲在卫生间很可能错过最佳救援时机。住宅楼里一旦发生火灾,首先应通过楼道、楼梯逃生,如楼道被高温浓烟封锁或大火封门,应该把家门作为防线,堵住门缝,去远离火灾和烟气的阳台或窗口呼救。

逃生人群密集,不要盲目跑

人群密集时,如果位于中部或后部,一定不能盲目奔跑、推搡前面的逃生者,很容易发生倾倒踩踏事故。

楼下火势大,堵住门缝等救援

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从高处跑到1楼,且楼道、楼梯间没有浓烟,那么优先逃跑。跑的时候最好留着门,一方面是如果发现楼下火势更大,利于及时返回原处;另一方面是若家里有火源,便于消防员进入室内寻找着火点和搜救。当自家没有起火,楼下火势更加严峻、浓烟弥漫楼道时,要关闭门窗,将缝隙用湿布条等堵住,拨打119报警等待救援。

低层翻窗逃生先扔被子或沙发垫

家住1楼或窗台距地面4米以下,一般成年人可以翻窗而逃,建议向外扔出一床被子或沙发垫等软质物品作为缓冲,翻出去之后抱住头滚一圈,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跳下时对身体的伤害。

每家每户房屋结构(门窗位置、墙壁位置等)以及人们身体状况等相差甚远,火场逃生常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灵活把握。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所,要熟悉了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式,危急时刻可以救命。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刘辉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