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空军此时官宣这个好消息,信息量很大
上观新闻2021-11-07 08:44:58

“歼-16D已投入实战化训练,可与歼-20联手!”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6日发布的这篇文章引发高度关注,这是继人民空军发言人在珠海航展上宣布歼-16D已投入实战化训练之后,该机型又一重磅动态的全新发布,尤其是在目前台海局势引发外界持续关注的背景下。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是在11月11日空军节来临之前,人民空军在展示最新成果。

先来看看官宣的消息是怎么说的:近期空军传来好消息,歼-16D电子战飞机投入实战化训练。据了解,歼-16D可与歼-20无缝伴随作战。专家称:这两型战机联合会产生1+1>2的效益

‍‍‍‍‍图为央视军事公号文章的截屏。

‍‍‍‍‍

老刘认为,这里首次提到两大机型“无缝伴随作战,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航空电子战体系”,以及产生“1+1>2”的加成效果,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自从首次亮相珠海航展之后,外界就对相关机型是否已经列装和部署到定期巡航台海方向的解放军部队猜测不断。

早在十一长假期间,大陆军机创纪录巡航台海之时,岛内专家就在高度关注当时巡航台“西南空域”的歼-16机队中是否已经有歼-16D电子战机。岛内知名“军事专家”苏紫云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10架歼-16机群中是否包括歼-16D电子战飞机,歼-16D可压制地面、海面防空系统,并进行电子干扰迫使敌方雷达失效,为压制敌方防空系统与电子设备的综合性战斗机,类似美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的角色。

甚至岛内军事专家还咬着后槽牙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揭仲当时表示,大陆军机那次巡航,“虽然出动军机数量较多,但可能只是针对各机群分开演练,并非体系化作战训练“。

台湾媒体9月5日的文章标题就在猜测“扰台”歼-16战机中是否有歼-16D。

而台湾专家的研判言犹在耳,解放军很快就来“打脸”了。

大陆军事专家王明亮接受央视采访时专门解释了两型战机之间的具体分工:歼-16D与歼-20都是针对敌人的雷达探测。歼-16D负责压制,不让敌人探测,而歼-20是躲开敌人的探测,让敌人无法捕捉目标。“歼-16D与歼-20联手,一定是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于三的效益,在未来的战场上,这样的搭配我们一定会用得上。”

王明亮介绍,歼-16D机身下的多个吊舱装载了各种电子侦察设备、通信干扰设备、雷达干扰设备等。歼-16D还保留了歼-16战机系列的空战能力,能挂载空空导弹。

也就是说,大陆空中力量在未来空战中的“踹门”组合,实力变得越发强劲。电子战飞机在现代战争中被誉为“信息切割机”“电磁刀斧手”,将破坏对方的信息获取能力,瘫痪对方的电磁系统,其作用意义堪比隐形飞机,甚至更甚。而隐形飞机能让自己隐形,而电子战飞机可以瘫痪甚至摧毁对方雷达网络,让己方的很多飞机相当于实现了“隐形”。同时它还能配合己方隐形战机作战,为隐形飞机赋能,极大增强隐形飞机的作战效能。

而且,从国外电子战飞机的实际使用模式来看,像美海军“咆哮者“这类电子战飞机往往还具备挂载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防空雷达,进行防空压制作战的能力。由于这类电子战飞机携带的干扰吊舱功率非常大,不仅能担负随队干扰任务,还能担负防区外干扰任务。

从一定角度来看,此时歼-16D可搭配歼-20的首次官宣正好回应了台专家之前渲染的解放军军机巡航“只是针对各机群分开演练,并非体系化作战训练”的猜测。而且,正如台专家的猜测,目前巡航台海方向的大陆军机中出现歼-16机队的概率非常高,按照大陆军机实战化应用的惯例,好钢一定会首先用在最最需要的刀刃上,而台海方向、南海方向就是这种情况,因此不排除在巡航宝岛相关空域的歼-16战机机队中已经有“16弟”的身影,当然以湾湾识别战机和拍摄战机的能力,基本上是确认不了的,所以还是要等解放军空军的官宣消息。

就在广大网友在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疯狂“剁手”的时刻,人民空军也将迎来第72个生日,到时也许还会有重磅消息陆续宣布,岛内的某些人请赶紧做好心理建设吧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