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入世20年:引领经济全球化 进博会传递开放决心
东方网2021-11-04 07:37:27

编者按: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加入世贸组织,让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进博会的举办,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东方网推出“开放之路”系列文章,邀请专家学者从“中国入世给自身带来的变化”“中国入世对世界的积极意义”“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逆全球化风潮下中国的担当”等角度,对“入世20周年”进行阐述、评论。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迄今已整20年。中国入世是中国开放进程中的大事件,掀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次浪潮。中国入世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大事件,20年间,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向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中国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至今年已是第四届,这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支持自由贸易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图片说明: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静待各国嘉宾前来参展参会。会场的西入口厅处装饰一新们,进宝吉祥物组成的迎宾花坛格外引人注目。

与世界同频共振,实现互惠互利发展共赢

入世使中国出口商品享受平等的最惠国待遇和各项贸易便利化举措,由此所带来的开放红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入世20年来,中国GDP从2001 年的11.1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1.6万亿元,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也迅猛增长,2013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并持续维持这一地位至今;利用外资额也屡创新高,2020年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进口国和出口国,有力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入世20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接近 30%,是世界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和火车头。入世20年来,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既重视扩大出口,也重视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分享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的重大举措。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货物和服务进口国,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低迷,中国超大规模的开放市场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需求动力。入世20年来,中国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为全球资本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和丰厚的投资回报。同时,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额快速增长,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入世2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同步发展历程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了最生动的注解。

图片说明:3D智能旋转曝气喷射器是通过中欧班列进博号运抵的首件展品,目前已布展完成。它来自德国的一家环保企业,可以彻底清洗雨水池、污水池和工艺水处理池的所有点上的沉积物,最大冲洗半径可达到半个标准足球场。

恪守世贸组织规则,为经济全球化做出重要贡献

入世20年来,中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大幅降低商品进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关税总水平由 2001年的15.3%大幅下调至7.5%以下,远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早在 2010 年就完成了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承诺,被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评价为履行入世承诺的“优等生”。入世20年来,中国积极对标多边贸易规则来调整法律法规,放开外资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国率先从自身出发,积极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市场化、法治化改革,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改善,大大助益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多哈回合多项议题的谈判中做出重要贡献。另外,中国共同发起了《环境产品协定》,启动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等等。中国的一系列行动为经贸规则重构进行了重要探索,也是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图片说明:在第四届进博会即将到来之际,进博吉祥物—“进宝”首支祼眼3D视频全球首发。“进宝”手持四叶草,发出“第四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来自上海的邀请,以裸眼3D效果欢迎世界各地的贵宾,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

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展现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年来,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以多边主义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滥用单边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阻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逆风而行。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各国整体利益,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与历史潮流。当前出现的逆全球化,不过是大江大河奔腾向前中的一些回头浪。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发展中成员特殊与差别待遇等基本原则,维护发展中成员的发展权利。中国对世贸组织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比如,针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协商一致原则的决策效率问题,中国提出了理性、务实的开放式诸边谈判模式,为世贸组织继续发挥作用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捍卫者。中国适应自身发展阶段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力转换,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标国际经贸规则的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积极稳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主动试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国际通行规则。当前,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中国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领域规则的诸边谈判。签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完成RCEP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申请加入CPTPP,这些都是中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真正的多边主义。而“一带一路”倡议、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则是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入世2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举足轻重的参与者、贡献者,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连续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为全球共享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做大了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实了全球共享的机制,做活了全球合作的方式。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有力引领下,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会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逆风前行的势头也会越来越强。

作者简介:

郝身永,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作者:郝身永
选稿:孙衍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