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客运站、火车站、机场暂停对外发送旅客!黑河市户籍人员可提交变码申请
龙视新闻联播‍‍2021-10-31 17:58:00

10月31日,黑河市召开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防控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关切问题。

黑河市交通运输局27日凌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黑河公路客运站取消所有班车暂停营运,火车站、机场暂停对外发送旅客,公交车发车频次降低50%、上座率控制在40%以内,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随着疫情发展,从28日起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及黑河地铁所有列车全部停运,国铁K2209(大连至黑河)终到站及K7032(黑河至哈尔滨)始发站暂时调整为北安站。通过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最大程度上避免疫情通过交通运输途径向外传播。公路方面,黑河城区周边5条公路疫情防控卡口全部于10月27日8时前投入使用,实行最为严格的车辆管控措施。黑河城区所有车辆人员不得出城。除运输生活物资、能源物资、防疫物资的车辆外,其他车辆非必要不得进入市区。对运输生活物资、能源物资、防疫物资车辆,按照“全程管控、闭环管理、分段负责、无缝对接”要求,坚决管控到位。截至10月30日21时,累计查验货车1182台,其中中高风险地区货车18台,劝返货车14台,生产生活及防疫物资运输车辆实现绿灯畅行。在做好隔离人员转运工作方面,按照市防疫指挥部关于做好密接人员隔离转运工作的要求,黑河市交通运输局于10月27日9时征调转运车辆300台,其中城际转运大巴100台,城区转运出租车200台。截至10月30日21时,已派遣大巴车55台次,出租车435台次。转运过程中,所有司乘人员全部做到二级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黑河市委教育工委严格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实行紧急停课,组织市区23855名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错峰核酸检测。全市各中小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启动了中小学校信息上报机制,精准掌握师生以及共同居住人信息。为保证学生进度制订教学计划并开展线上教学,严格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校线上开课的指导意见》安排课程总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隔离学生等特殊群体,推出“一生一案”保证其学习效果。同时,加强了对线上教学的督导检查。

黑河市供热系统运行平稳,完全能保障城区供暖需求。疫情发生后,黑河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召开疫情期间保供暖工作部署会议,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全力以赴保障全市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目前,煤炭储备足,储运渠道畅通,后续供热用煤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加强了对医院、隔离宾馆、封闭小区等重要场所的供暖保障,制定完善了供热生产、供热应急抢修工作预案,完成了备用设备的全面检修,备用设备完好率达100%,为应对极端天气变化做足充分保障。同时组建了“供热抢修党员突击队”“供热服务党员先锋队”,实行统一管理,24小时待命,确保供热突发状况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对供热生产、运行、检修管理、技术骨干等重要岗位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确保整个供热期的安全生产。

黑河市委教育工委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服务团队,开通了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热线和专家团队服务热线,同时进行线上讲座。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各学校成立了针对隔离师生的专项心理辅导组和包保工作组,对隔离师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隔离期间的各种困难,确保广大师生以积极的心态平稳度过隔离期;对确诊病例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舒缓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尽快战胜病情。

黑河市户籍人员的龙江健康码从绿码变成黄码,是为了严防黑河市疫情外溢,但也确实给在外地生活工作的黑河市户籍人员带来了不便。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已经通过0456-12345便民服务热线,以及微信公众号“黑河帮”,两种方式来处理在外地生活工作人员的变码申请。30日,便民服务热线全员上岗,已经办理了近两万人的申请。此外还推荐大家搜索微信公众号“黑河帮”,点击黄码修改上传提交,黑河市疾控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恢复“绿码”。黑河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最快速度为提交申请并符合条件的人完成恢复绿码服务。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作者:龙视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