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越南此举“威胁解放军的南海部署”?
上观新闻2021-10-26 08:25:47

一直关注南海动向的“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2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卫星图片显示,近日越南在其强占的南沙毕生礁再次开始填海造陆工程。台湾媒体甚至认为,越南的这种举动甚至可能威胁到解放军的南海部署。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介绍称,近期,越南占领的南沙毕生礁再次开始填海造陆工程。据10月22日卫星影像显示,毕生礁西南端出现至少五艘挖掘机和一处驳船码头,10月19日毕生礁东北海域还出现数艘运输船和工程船。“实际上,越占岛礁建设长期持续、从未间断,其长期性、隐蔽性和综合性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最新卫星照片显示越南出动工程机械在毕生礁上大兴土木

在“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刊发的卫星照片上,还标示出越南在毕生礁上修建的设施,包括行政大楼、招待所、植物园、寺庙等一般设施,在东南侧还有一座码头,军事设施则集中在岛礁西侧,包括有军营、雷达站、直升机坪和未知的军事设施一处。对比此前的卫星照片,确实增加不少设施。尤其是西南端的工地动作不断,显示有可能在该地扩建土地及兴修其他设施。

毕生礁东北海域还出现数艘越南运输和工程船

当前越南在毕生礁上已经修建了大批建筑

对比2013年的卫星照片可以发现,如今毕生礁的确增加了不少设施

之所以要对越南在南海的“小动作”如此警惕,是因为越南在南海的岛屿争夺战中算得上是“最大赢家”,被越南强占的南沙岛礁达到了29个,而包括被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在内,中国实际只控制了9个南沙岛礁,而且自然条件都很糟糕。应该说,中国在南海通过吹填造岛的方式扩大这些岛礁面积,很大程度也是为了改善守岛官兵的驻防条件。如今中国借助强大的科技和工程能力,在短短几年内就在南海实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于这段让中国人骄傲的历史,老司机自不必多言。

越南造岛仍主要靠传统方式

讽刺的是,“驰名双标”的西方几乎一边倒地指责中国在南海的造岛行动,却有意忽视了越南的造岛行为。事实上,由于越南占领的南沙岛礁距离海岸线更近,因此越南方面很早就开始了填海造岛建设。只是由于越南的工程设备和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像“基建狂魔”那样集中多艘大型工程船进行吹填作业,只能靠小型运输船运送泥土和石块,甚至用最传统的方法肩挑手扛、围堰填海,因此进展相对缓慢。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西方的故意偏袒下,正如“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所言,越南的造岛行为从未间断。早在2016年,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就显示,越南在其控制的超过20个岛礁上进行了填海造岛行为,包括在控制时间最长的南威岛进行机场跑道扩建等重大工程,使其成为越南在南沙群岛的军事指挥中心和行政中心。

台湾“新头壳”网站25日称,毕生礁距中国控制的永暑礁约100公里,越南政府原先在该岛礁上部署有苏制萨姆-3防空导弹系统, 2016年越南又向以色列采购射程达15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据称它可在无人机的协助下精准打击海面舰艇和陆地目标。“换句话说,若此地发生战事,越南可藉由远程火箭炮对永暑礁产生直接威胁,将瘫痪机场、港口等设施,使解放军海空军在南海失去支撑”。报道甚至渲染说,“如果解放军失去永暑礁这个前进基地,南海战力将出现空虚化,必须由航母‘填空’或由海南岛进行远距攻击或补给,将对解放军非常不利。”

在老司机看来,台湾媒体这就纯属炒作了。无论是报道提到越南可能在毕生礁部署的老式萨姆-3防空导弹还是远程火箭炮,都远不是解放军同类武器的对手。解放军拥有强大的攻防能力和严密的信息化监视能力,足以保卫南海人工岛礁的安全。

我们之所以要对越南在南沙的造岛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是因为越南很可能在西方的偏袒和怂恿下,不断通过类似的行为刺激和挑战中国的耐心,进而为西方在南海问题上围堵中国提供“弹药”。

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最能有效阻止越南在南海大搞扩建行动的,就只有大自然了。卫星图片显示,原先越南在南华礁东南和西南各围出了一个小岛,但2015年台风“茉莉”突然袭来,在巨浪侵袭下,新填岛礁上没有加固过的那些沙石被彻底卷走,越南很多个月的努力一扫而空,只能重头再开始。

去年10月,越南还曾试图采用“基建狂魔”的做法,也从国外引进挖泥船进行填海作业。不料台风“莲花”来袭,这艘小型挖泥船被巨浪掀翻,虽然越南出动海警巡逻船和海军特种部队展开救援,但挖泥船已经沉没,填海作业的进度也大受影响。

看看,就连老天也不给越南的小动作好脸色啊。

作者:马识途
选稿:魏政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