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黄浦日记|旧校场路重装上阵,穿古越今快闪街区,超好逛!
上海黄浦2021-10-25 08:55:53

豫园商城西侧有一条长约200米的老马路——旧校场路,明代曾是驻兵演武之地,如今重装上阵,变身新国货街区。

上美影、奈娃家族、bilibiliGoods、Yiyouth·有数青年观察局、九口山、永璞咖啡、懒人便利店、汉口二厂、能猫商店、野岛、永和豆浆等30家新国货品牌率先登陆上海豫园校场快闪街区,沿袭古代“校场比武”竞争机制,开启商业快闪街区新运营模式。

穿越古今小校场年画挂上灯笼

从方浜中路拐进旧校场路,远远可以看见一个高大的门头,上书“校场”二字,以合掌抱拳的式样,点名街区的主题,寓意入驻品牌高手过招。

旧校场路,是一条有故事的老马路。古时凡驻兵县城均建有校场。校场既是比武场,也是驻军操练习武的地方。上海城厢原有大小两个校场。大校场建于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后几经搬迁重建而不知所终。小校场则在现豫园商城附近,旧校场路以此得名。清末,这里因庙会聚成街市,又靠近十六铺码头,万商云集。上海年画的代表“小校场年画”曾描绘了当时热闹非凡的市井风俗,并被上海人广为熟知。

“校场”快闪街区保留了旧校场路的文化痕迹和精神内核,同时迎合新消费崛起和国潮复兴的大趋势,为游客和消费者带来穿古越今的沉浸式体验。

校场燃亮,战鼓擂响。古校场元素通过中国传统灯彩与当代绚彩霓虹光影的巧妙结合被逐一还原:抬头细看街边高悬的子母战鼓灯,分别以豫园美食美器团花图样和国潮比试图为底,颇有校场开擂重出江湖的豪气。跨街高悬及高处回廊上,又可见上海年画代表“小校场年画”中的经典:《百子图龙灯盛会》中舞龙欢腾的孩童、《洋场盛景》中熙熙攘攘的接踵人潮、《海上名园》中的车水马龙、《豫园把戏图》里高潮迭起的杂耍技艺,一一勾勒出当年校场街区的繁华景象。

提炼在地特色之余,整个街区在设计上融入现代语汇,考虑到年轻群体的视觉喜好与生活方式,采用“东方复古未来主义”风格,将复古怀旧和具有未来感、科技色彩的元素结合,提升整体场景氛围。

“集装箱”取代传统的品牌花车,搭配炫目的灯带,凸显浓烈的现代工业风。30个“集装箱”随着街区的走向一字排开,是一道流动的风景,也是一幕极具张力的全新购物场景。

擂台比武“吃、喝、耍、潮、功”轮番上阵

目前,30家新国货品牌已经入驻“校场”,均为针对年轻人群的消费品牌,包括李佳琦和国际化创意工作室LINEFRIENDS共同合作创造的IP“奈娃家族”;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上海美影厂,bilibili文化商品品牌bilibiliGoods,新锐内容厂牌Yiyouth旗下灵感创意IP-有数青年观察局,原创设计品牌九口山,精品即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独立设计师潮牌能猫商店,新晋网红饮料品牌汉口二厂,懒人便利商店,真不二,有数青年,亚太区知名广告公司W自创品牌「野岛」,永和豆浆校场主题限定店等。

作为“校场”的首批客人,整个快闪街区在运营上借鉴旧校场路“比武操练”的内核,创新性将其变革为品牌PK机制,打造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国货品牌选秀场。参与快闪街区的品牌可按销量排名有机会入驻固定商铺,末位则淘汰出街区。

据介绍,“校场”快闪街区分为“吃、喝、耍、潮、功”五大业态,对应饕餮、豪饮、娱乐、国货、工艺五个主题。除了传统的餐饮、零售业态,周末还设置民谣弹唱等艺术演出,活跃街区氛围。演出节目单也会随主题而变化。

豫见东方 豫园商城打造线下好场景

今年以来,豫园商城以“豫见东方”为理念,挖掘并创新性地嫁接文化基因,结合东方美学和当代潮流,打造“豫里廿肆”节气文化IP;同时积极破圈,全面拥抱年轻人。

“校场”快闪街区是融合传统东方美学、现代潮流风尚和创新商业业态的一次尝试,未来,豫园商城还将继续从IP引进、升级改造、拥抱国潮三个维度持续品牌焕新,吸引更多年轻人、家庭来到豫园商城。

豫园商城“校场快闪街区”

-地址-

黄浦区豫园商城西侧旧校场路

作者:高磊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