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从《鱿鱼游戏》的豆瓣与IMDB评论中发现东西方观众的关注点并不同
上观新闻2021-10-19 07:06:24

火了大半个月的韩剧《鱿鱼游戏》,仍在不断刷新着它的收视纪录。

该剧自9月17日开播以来,一度霸占了94个国家的收视榜第一名,并且只用了不到4周的时间,便突破了1亿次的全球播放量。

该剧在社交网络的火爆更是堪称现象级。截至10月14日,《鱿鱼游戏》在TikTok的播放量突破320亿次,在推特也持续霸占着话题讨论热度的顶流位置。在国内,《鱿鱼游戏》微博超话阅读量接近20亿。

作为一部韩剧,《鱿鱼游戏》为什么能够在全球获得前所未有的人气?国内观众与海外观众对这部剧集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

如何从同类剧中脱颖而出

在豆瓣网友的评论中,《鱿鱼游戏》不少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被提及,其中《大逃杀》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达157次——这部也可以算是此类电影的鼻祖。不过,相比于其他“大逃杀”类影视作品,《鱿鱼游戏》的评分并非最高。

但不可否认,迄今为止,《鱿鱼游戏》的影响力是最广泛的。

我们抓取并分析了豆瓣与IMDB上超过3000条评论,发现“爽”是全球观众共同的感受。

“简单”、“无门槛”、“直接”是这部剧能够带来爽感的原因之一,不管是IMDB还是豆瓣网友,都表示自己在最开始就能够迅速被带入剧情设定中,不少海内外观众也表示“忍不住一口气刷完9集”。

而血腥、暴力元素和游戏设计本身,则为观众们带来极强的心理紧张感和刺激感;剪辑节奏、精良的制作和主要角色出色的表演,又将其中的刺激感发挥到最大。

“参与游戏背后的原因”比“如何赢得胜利”更加能扣人心弦

我们将“人物塑造”与“世界架构”作为分类标准,建构出四个不同的类型象限,与其他“大逃杀”类作品相比,《鱿鱼游戏》的特征十分明显:

大部分影视作品集中在第二象限,其故事情节发生在架空的世界,人物形象侧重于对主角的英雄塑造。

比如,《饥饿游戏》通过“大逃杀”塑造并神化出了一个超级女英雄角色。《动物世界》、《爱丽丝》和《赌博默示录》则将故事建立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人物塑造也与真实社会里的“世俗话题”无关。

具有争议的美国电影《狩猎》属于第三象限,将视角从英雄主义移开,也蕴含着对政治和阶级的隐喻,但并不完全算是对普通人的刻画。

在我们的归类中,只有《鱿鱼游戏》坐落在第四象限,因其大部分故事源自生活,且主角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而这或许就是这部剧能够获得全球关注的原因之一。

在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异世界里,《鱿鱼游戏》得以将“贫富差距”等现象级话题代入,让我们透过参加游戏的选手看到真实世界的缩影。

可以说,“鱿鱼游戏”的修罗场上,主人公们“参与游戏背后的原因”比“如何赢得胜利”更加能扣人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

东西方观众都被弹珠游戏震撼

除此以外,游戏所反映的社会竞争和人性的复杂,也是海内外观众集中讨论的一大话题。

在随机对豆瓣抓取的1500条评论中,关键词“人性”出现的最为频繁,约占总量的五分之一。网友们将《鱿鱼游戏》称为“人性试验场”,探讨在金钱与生死面前,人们暴露出的本性。

其中,不少网友对第二集的转折表示称赞,在死亡面前,金钱似乎瞬间失去了意义,于是半数人选择退出比赛;但回到原本的生活后,面对无望的人生与窒息的现实,生命反而变得廉价,值得成为筹码,为之一搏。

除了第二集的转折,第六集“玩弹珠”被认为是最考验人性的游戏,也是全剧的小高潮。在IMDB和豆瓣的热门影评中,《鱿鱼游戏》第6集的“弹珠游戏”都是该剧被提及次数最高的游戏。

欺骗与牺牲是“弹珠游戏”的主题,参与者需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获得对方手上的所有弹珠来取得胜利。剧中的智英一角为了朋友可以存活,主动放弃了竞争,感动许多观众。这一剧情设计充分展现了人性的自私与恶,也展现了人性的最后一点光芒。

图片来源:豆瓣

可以说,优秀的娱乐性加上对人性等社会主题的反映,是《鱿鱼游戏》引发全球观众追剧和讨论的两个重要因素。

海外观众评价更高,国内观众更严苛

尽管《鱿鱼游戏》在海内外都极具人气,但从整体评分来看,海外观众在IMDB上打出的8.2分,要高出豆瓣的7.6分不少。

从具体的打分分布来看,将近8成的IMDB用户给鱿鱼游戏打出了8分以上的高分,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用户甚至打出了10分的满分。

相比海外观众,国内网友打低分的更多,在豆瓣,有接近六成的用户给予好评,但也有三分之一的用户给这部剧的评价为一般。

这些“一般”与“差评”,主要是针对《鱿鱼游戏》的剧情设置。豆瓣网友们认为《鱿鱼游戏》的游戏设置过于简单乏味,在人性的讨论上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情节较为老套,煽情的部分也很刻意。

相对于海外观众,国内网友们显然接触过更多韩国影视作品,失去了文化新鲜感的加持,部分国内观众也就对《鱿鱼游戏》的游戏设置要求更高。有豆瓣网友表示,“我要是贵宾我去看男生女生向前冲都比这有意思”,以此嘲讽《鱿鱼游戏》中的游戏环节过于简单。

此外,对于剧情的后半段与结局,全球观众都觉得失望。

豆瓣网友们认为“后三集的剧情严重拉垮了整部剧的节奏”,拖泥带水,并且导致剧情的走向落入俗套;而IMDB上的网友也表示,对于结局感到“失望”,他们认为结局是“可预见的”、“过于平凡”、“无聊”,而结局所设置的悬念也是“没有必要”,“令人反感”。

人物:国外吐槽最多的是VIP,而国内反感的是男主

国外网友吐槽最多的人物是“VIP”,他们认为VIP的表演较差,台词生硬,英文的表达也不够流畅,无法体现出VIP的身份,反而破坏了他们的神秘感,影响观感。

其中一位网友评论,“VIP就不该说话,他们应该保持沉默,也不要走动,这样才有那种冷酷无情与神秘,他们一说话,就看起来像个普通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

尽管豆瓣网友也认为VIP的表演过于浮夸,人物形象过于简化,不够立体。但对于《鱿鱼游戏》中的人物,豆瓣网友最讨厌的还是男主。

在参加游戏之前,男主是“不负责任”的儿子与父亲,他借钱赌博,偷走了母亲的存款,也无法赡养女儿;而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他也被网友吐槽“过于圣母”、“伪善”、“白莲花”,并且“懦弱无能”,之所以能取得游戏的胜利,靠的是主角光环,而不是能力。

相比同类型作品,回归“现实”与“普通人”是《鱿鱼游戏》的卖点。但可能失败也在这里,当一个和普通人一样并不讨喜的男主出现时,我们又觉得过于真实。

选稿:孙衍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