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越打越喜欢” 沪上女白领下班后相约去拳馆
新闻晨报2021-10-19 05:35:57

在上海,泰拳热正急剧升温。在某点评网输入“泰拳”搜索,沪上提供泰拳课程的拳馆和健身所一页页往下翻,有翻不到头的感觉;按“距离优先”查询,记者所在位置(六院附近)2公里之内,就有11家教授泰拳的健身场所;在记者工作地点——上报集团2公里之内,则有12家教授泰拳的健身场所。

推动这股热潮的正是上海的女白领们——下班后,相约去“打架”,似乎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女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搏击界,号称“500年不败”的泰拳一直以硬朗打法著称。这种凶狠的格斗术从擂台走进健身场所,与“女白领”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日前,记者就泰拳热等话题,与热衷泰拳的女学员、来自泰国的泰拳教练,以及拳馆老板面对面进行了访谈。

搓搓的“30岁+实现梦想”故事

学泰拳一年瘦20斤,练拳很开心,辛苦也要坚持

10月2日,搓搓参加了泰拳馆组织的季赛,学拳1年多的她击败了学拳3年多的对手,在拳馆教练圈内引起不小震动。

泰拳学了1年多,搓搓最大的变化有两点:一是瘦了20斤,二是脾气变好了。现在碰到插队的人,搓搓最多的反应是:只要不过分,也没啥大不了的。要放在学拳以前,每每看到插队的人,搓搓都会感到“胸中升起了一团火”。“可能是因为打拳很开心吧,一个人开心了,对他人也会宽容些。我觉得自己的戾气比以前少了很多。”

“开心”是搓搓没有想到的结果,当初学泰拳,搓搓是冲着减肥去的。

减肥的方式千千万万,为什么会是泰拳?

说起来,这还是一个“30岁+实现梦想”的故事。“摄影”和“学拳”是搓搓高中“愿望清单”中的两项。“摄影我从小就喜欢,因为父亲是摄影师,所以很小开始我就摆弄照相机,想着长大后也要从事摄影的工作;打拳是因为我觉得很酷,可能我的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吧,一直对酷的事情比较着迷。”

摄影的梦想已经实现。1987年出生的搓搓,大学读了摄影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摄影记者。至于学拳的梦想,则被搁置了起来,但一直没有忘记。

2018年底,搓搓找到了实现梦想的现实动力——减肥。那时,身高1.61米的她,体重有120多斤,她管自己叫“发福的搓衣板”,“一开始练的是并不是泰拳,而是拳击,就在‘超级猩猩’那里有随约随学的拳击班。”

通常搓搓一周会去个两三次,但2年下来,她没有瘦下来。“可能是上团课的关系,运动量不够。”于是,她想到了“更狠”的一对一的私教课。考虑到自己腿部韧带好,她决定去学泰拳。

拳击与泰拳是两种不同的格斗术。简单说来,前者用上半身,后者则“手脚并用”。搓搓说:“我是那种能够随便劈叉的人,脚可以抬到比头高,所以决定去学泰拳,发挥我腿部的优势。”

2020年6月底,搓搓正式学泰拳,终于如愿以偿地“瘦”了:一年瘦了20斤。

瘦了很多,运动量也够大!

通常,搓搓一周会上2-5节私教课,“看是否约得上,约得上就多上点。”一节私教课1个半小时,“一开始热身运动,先跳绳,短则3分钟,长则10分钟;然后打空击,就是不戴拳套练出拳,练个3-5分钟;之后练打靶,一般练个1小时;最后实战半小时,和教练对打。”

因为练得“毫不含糊”,受伤是家常便饭。1年多下来,搓搓右手食指拳峰已经发黑,腿和手腕也隔三差五受伤,大脚趾还有过一次骨裂。去年12月练拳时,搓搓的大脚趾因为弯曲受力着地而受伤,“那个疼啊……我不是爱哭的人,但当时眼泪情不自禁地就流下来了。”后来,整个脚肿得不成样,但还没等消肿,搓搓又跑到泰拳馆去练了,“手没有受伤,另一个脚也没有受伤,继续练!”

这么累,这么疼,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因为打拳很开心!如果不是真喜欢,我觉得我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

49岁的“姐姐”还有500多节课没上

10多年健身打下良好身体基础,对泰拳“越打越喜欢”

49岁的张静是泰拳馆不多见的“大龄学员”,馆里所有的学员,还有教练,都管她叫“姐姐”。

有一次,一位泰国教练问另一位泰国教练,“在泰国,像姐姐这么大年纪的,肯定不会来学打拳了。你说,姐姐为什么还来打泰拳呢?”

“因为泰拳好玩啊!”对于有10多年健身经验的张静来说,这个回答并不是玩笑。

2009年,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张静换了一份“工作”,“以前在友邦保险的银行保险部工作,后来因为孩子没人接送,又正好家里要装修,所以干脆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工作”时间也颠倒了一下,“以前朝九晚五地忙,现在下午4点以后和双休日是我的上班时间。”

白天“不上班”的时间,张静主要用来健身,“我不喜欢逛街买衣服,也不喜欢泡咖啡馆喝下午茶,对去网红景点打卡拍照也没兴趣……你说,我白天的时间用来干嘛?就去健身喽!我一直很喜欢运动,还可以减肥。”

健身房内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张静都尝试练过一阵,“跑步、骑单车、练器械、跳团操……”跳团操的时候,张静最喜欢其中的搏击课程“bodycombat”,觉得打起来很有乐趣。不过健身房的团操,老师一个月才会教一个新的套路,打得有点不过瘾。

正好,有个朋友在学泰拳,推荐张静也去试试。于是在去年6月,张静走进了家附近的一家泰拳馆。上了第一节课,张静发现,这正是自己想学的,当场就买了60节课。

“很好玩!变化太多了!我健身10多年,练过那么多项目,很多都是千篇一律、重复单调的运动,没碰到过比泰拳更有意思的了。”

拳馆的学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便练练”,另一类是想把拳打好。张静属于后一种。如果预约得上,“不上班”的周一至周五,张静基本每天都会去拳馆打拳,“如果那天约不上,我就跑个8公里的步。”

对于那些想把泰拳练好的学员,教练的要求也会更高些,“要练好泰拳,说到底是能吃苦。如果教练看出你是想好好练的,就不会那么手下留情了。有一次,我就被教练摔了一节课。”

受伤也在所难免,“尤其一开始动作不标准的时候,最容易受伤,脚趾头、脚背受伤最多。你不知道教练的膝盖有多硬,脚趾头踢到他们的膝盖就像提到石头一样!”

但相比在泰拳中获得的乐趣,张静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越打越喜欢。你永远不知道对手下一次会出直拳、勾拳还是摆拳,这样的运动超有意思。”

因为10多年健身打下的良好身体基础,对于1个半小时高强度的泰拳私教课,张静目前觉得完全能接受,“虽然也会累,也会喘,但觉得没有问题。”但她也知道,不能不服老,“等到有一天受了很严重的伤,医生建议我不能再打了,我就会放弃吧。在此之前,我会一直打下去。”

一直对生活保持好奇心的她笑称,“心里不觉得自己已经49岁了。”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难掩对泰拳的喜爱。

“我买的课,还有500多节没上呢!”她说。

泰国教练说

上海的女学员比泰国的女学员更认真

在上海教泰拳教了4年多的泰国教练沃特,对上海的女学员印象深刻。

今年32岁的沃特,9岁开始学泰拳,24岁那年结束了比赛生涯,然后开始在泰国的拳馆教泰拳。在泰国教了差不多4年时间后,来到了上海。

“在泰国教了4年,在上海教了4年多,我感觉这里的女学员比泰国的女学员练得更认真,来拳馆更频繁,练起来也更吃苦、更努力。”

相同的是,无论在泰国还是在上海,都是女学员比较多,“像我现在教的学员中,女学员差不多占了七成,基本都是白领。”

另一点相同的是,学泰拳的女学员基本都是冲着减肥塑形来的。

36岁的泰拳教练苏塔来上海教泰拳3年多了。在泰国教拳时,苏塔有不少明星学员。很多明星选择练泰拳,就是因为泰拳显著的“减脂塑形”效果。

“学泰拳减脂快,塑形也好,因为训练时要大量练习出拳、踢腿、肘击、膝击等,全身都会动,所以整体塑形比较好,不会练成一块一块的大肌肉。还有练泰拳腿不会粗,越练越好看,这也是许多女学员选择练泰拳的原因。”苏塔说。

虽然绝大多数女学员都是冲着减肥来的,但人瘦下去后,接着练拳的不在少数。

“很多人越练越喜欢。”苏塔说,现在他的学员基本都是白领,“白天经常在办公室坐一天,下班后到这里打拳觉得很发泄、很畅快,有些睡眠不太好的学员,说打完拳后睡得特别好。我们泰拳馆里有很多老学员,甚至还有练了10多年的,还是因为喜欢吧,否则不会打那么长时间。”

拳馆老板说

近年上海泰拳健身市场急剧扩张

上海规模最大的泰拳馆之一——飞奕泰格,见证了这几年上海泰拳健身市场的急剧扩张。

飞奕泰格副总经理赵理卫告诉记者,2004年在上海创办首家飞奕泰格泰拳馆时,“会员基本都是外国人。”直到11年后,飞奕泰格才在上海开出了第二家泰拳馆。但自2015年至今,在6年的时间里,飞奕泰格就新开了11家拳馆,目前上海的门店数量达到了13家,“这样的规模,不仅在上海,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排名靠前的。”赵理卫说。

2015年,对于飞奕泰格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个分水岭。“不仅是我们飞奕泰格,目前上海教授泰拳的健身场馆,差不多一半以上都是2015年之后出来的。”

对此,赵理卫解释说,这与2015年以来体育赛事热度攀升密切相关。

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明确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体育赛事活动放开后,很多搏击赛事都办起来了,知道泰拳的民众也越来越多了。我还记得2007年、2008年和人说起泰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太极拳吗?’现在基本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

明星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维密超模纷纷晒打泰拳的视频,姚晨等人也加入了练泰拳的阵营,练泰拳变成了一件时尚的事情。

在赵理卫看来,这也是学泰拳的女学员多于男学员的原因。“女性对时尚、流行更敏感吧。当泰拳成为一种炫酷、时尚的健身方式后,更容易吸引女性。”

据赵理卫介绍,目前飞奕泰格的总学员数为2万名左右,男女学员比例差不多在3:7,“主要以30-40岁的女性白领为主,占了总学员数的一半以上。”

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赵理卫告诉记者,飞奕泰格在上海将开设更多新的泰拳馆。

“新学员越来越多,老学员会接着练,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说,也是因为泰拳有魅力吧。我看过一个研究报告,探讨什么样的搏击运动最吸引人。结论是,这个搏击要满足三个要求:实用性、美感以及文化底蕴。泰拳正好这三样都满足:很实用——减肥塑形效果显著,练到一定程度,还能防身;美感——泰拳打起来可以很漂亮,练得好的学员打起来真得很酷、很帅;文化底蕴——泰拳是泰国国粹,是泰国很盛行的一项运动,也是泰国文化和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这里有不少学员因为泰拳爱上泰国文化,去学泰语、学做泰餐,生活又打开了一个新的面向。”

作者:徐惠芬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