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人人参与、人人创作!新华社区的“一平米行动”成果丰硕!
上海长宁2021-10-12 11:29:07

在一平米之内,可以创造怎样的美好?又能够有多少种可能性?由新华路街道主办、大鱼营造承办的“一平米行动”,给了我们许多生动而美好的答案……

近日,位于定西路710弄弄口的后巷工坊,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正在举行。“一平米移动沙坑”“城事泡泡”“送你一朵小花”“工作猫计划”“自带闪光栓狗柱”……一块块展板上展示的活动,正是来自于“一平米行动”的成果。

据了解,“一平米行动”是新华路街道第二届原创大赛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根植新华本土丰厚的历史与文化资源,用“人人可创作”、“人人可参与”的微公共艺术形式,讨论社区、街区的公共价值,并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重塑街区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其所居住环境的关系。

“一平米行动”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身边的一平米,从而让社区更美好”的角度,由社区居民发现身边的种种议题作为起点,通过工作坊形式共学,与青年设计师、艺术家组队共创,由专业导师指导,探索人人参与发掘街区价值的路径。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活动已经过了“启动Talk”“牵手大会”“方案汇报”的阶段。不少生活、工作在新华路街道的市民积极参与,从自己对生活及周边环境的观察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人文关怀的好点子,并和艺术家们一起,把它们变为了现实。

眼下,“一平米行动”的成果都已落地在新华路街道的不同区域,温暖着居民们的生活……

儿童友好:童趣新华

童趣新华,以乐在新华儿童友好工作坊为基础,建立开放参与、儿童友好、多元街区和快乐成长为核心。旨在通过多角度的友好漫游及丰富多彩的搭建活动体验,结合属于街区的友好氛围呈现,来推动并激发社区中儿童友好的多元可能性,同时提升孩子们作为社区公民的参与度,让孩子们回归天性,释放创意,快乐成长,也同时促进城市街区的环境友好与人文关怀,开拓新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课题组:东华大学环境设计系团队(黄更、王沛、林杰、仇舒宇、郑丽丽、蒋韵仪、芈清凌、俞贝妮、朱洁、赵云青)

创视界

作品介绍:儿童友好展示长廊,运用可以拼接的模块化榉木板进行拼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灵活地选择装置模块的数量。呈现出对于儿童视角下的展示展陈装置的探索,结合收集而来的社区画作以及需要传递的相关信息,拉近与小朋友们的距离。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笑满地

作品介绍:小朋友们的笑脸是开心的信号,也是关注小朋友们安全的信号。通过调研,发现海贝幼儿园的出口并无明显的标志,导致来往的行人对于小朋友们的关注度不高,通过与小朋友们一起来合作完成这件地贴作品。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许未来

作品介绍:我们都是社区的一份子,这个装置旨在创造一个机会,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停下脚步,为我们每日生活的社区写下一点期望,增添一点趣味,拉近居民与社区大家庭之间的距离。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艺美好

作品介绍: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对于社区未来的畅想,而 Art in 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设计,提供平台给社区的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儿童的艺术和创意走进社区的每一处,即时更换的功能也更加便捷和有趣。

提案者:马凯文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周边)

一平米沙坑

作品介绍:移动沙坑是“工程车深度痴迷”小朋友们的临时营地。一大一小两个沙坑,让挖掘游戏更加丰富,兼做沙坑盖的彩色座椅,让爸爸妈妈更好陪伴。

提案者:元元

艺术家:梦梦

落地点位:后巷工坊(定西路710弄旁)

邻里互动

“怪物”招领

作品介绍:街道里隐藏着很多有趣、可爱又有点“怪”的人和故事,通过对“怪物”的召集、创作、分享,将社区里的人与事和丰富有趣的想象建立联系。从寻“怪”启事、“怪物”书到“怪物”招领,以互动装置与故事册等形式让人们重新发现社区的包容性、可能性与趣味性。

“怪物”招领方式:

1.分享你在城市发现的「怪物」,为它起一个名字,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告诉主办方。

2.根据“怪物”故事的文字内容,绘制或以任何形式创作你想象中它的样子,完成之后也可以用任何方式分享给主办方。

联系方式:info@wanqianwrites.com

发送的时候请记得写上你的自我介绍,主办方会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和更多人分享你的发现。

你可以在这个网站:www.wanqianwrites.com或微信公众号“万千万千”(iamfeeling22)看到“怪物”最新认领情况。

提案者:万千

艺术家:阿江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

银庄酒馆(暂未开放)

作品介绍:银行永远都是种严谨的形象和严肃的氛围,但是新华社区的银行是否可以不一样一些?用一段30年前在十六铺码头卖鱼的大船木料做张酒吧吧台,闲来散步便可自洽一杯。也可以成为三两朋友在街区小巷的接头点,顺便还听一段新华路街道的乡音。

提案者:李蓓

艺术家:施斌、方伊茗、Marine Calamai

落地点位:交通银行门口(番禺路257号)

心情周报在新华

作品介绍:旧物新生后的老信箱,现在是收集和展示心情故事的媒介。我们希望,一方面它能延续自己的原始功能——储存和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则通过分享心情故事和跳舞,增加人与人交流的机会,促进社区和谐。

提案者:郑嘉骏

艺术家:廖婧琳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点位不固定,漂流在新华路街区的街角)

环境营造

送你一朵小花

作品介绍:在导视标牌中增加与街区互动的小装置,让邻居们可以通过互动获得小花、小旗、小风车,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看艺术信息。

提案者:范小幼

艺术家:刘泽华、唐家佳

落地点位:新华路329弄40号

城事泡泡

作品介绍: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空间——一些亟待升级的园区老建筑,暂时性成为了废墟。让泡泡机与老旧建筑相结合,一个个在阳光下折射彩色光芒的泡泡,仿佛让老旧建筑也开始“呼吸”,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案者&艺术家:尤扬

落地点位:新华路345弄内

宠物友好

自带闪光拴狗柱

作品介绍:这个作品的初衷是想创造一个:让主人放心喝咖啡刷手机;让“毛孩子”宣告这里我(和我主人)最帅;让路人想撸就撸,不担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能表达店家态度,主人心声,狗狗友善程度的便民装置艺术。让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多一些善意与对话。

提案者:阿曼

艺术家:陈昊

落地点位:CrossOver 酷越(新华路404号)、幸福里(番禺路381号)

代际沟通

瓷旧迎新

作品介绍:通过回收旧陶瓷,以碎瓷片拼贴海报的方式展示居民真实发生的代际沟通故事,同时完成旧陶瓷的可持续使用,呼吁大家关注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矛盾,引导社区居民对代际关系的现状进行思考。

提案者&艺术家:东华大学工业设计团队(周智宸、薛溥扬、叶阳凡、王雅婷、杨金可)

落地点位:马爷爷的花园(新华路329弄15号旁)、海富公寓内(法华镇路457弄)、新华路359号旁(新华里巷·市民中心对面)

艺术便民服务

艺术便民橱窗

作品介绍:“新华艺术便民服务”旨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艺术实践的窗口。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拼贴、刺绣、编织、书法、摄影、小物件、小装置等等。

所有参与作品将同步更新到艺术便民服务网页(得译工作室负责)。

如果你想参与的话可以:

-联系得译工作室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得译工作室决定是否展示。

-方案通过,居民可将作品留到大鱼营造,并由得译工作室负责之后展示布置。

-每个方案将可持续展示一至三周,视收到的提案数目而定。

-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投稿。

提案者&艺术家:得译工作室(夏意兰、保罗-德沃图)

落地点位:新华路369号、新华路607号、定西路600号、定西路710弄附近

作者:甘力心
选稿:潘馨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