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国庆长假上海艺术展达150场以上 “高效率、高频率看高质量展览”渐成市民生活方式
解放日报2021-10-07 05:51:55

一条身长十几米的“霸王龙”,身体细节全部由金属质感的机械部件构成,正踏破洪荒奔来,让站在它身体下方的市民穆彦惊叹不已,浑然忘记此刻已是晚上8点,外面天色早已黑透。据不完全统计,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各类艺术展多达150场以上,其中半数系免费展览。

能如此“高效率、高频率看高质量展览”,不要说国内城市罕见,就算国际上也只有极少数城市能办到。日前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8月—2021年8月,全国共有展览项目2.9万个,其中上海市展览项目数量多达4730个,居全国榜首。

“这是我喜欢上海的理由。”这个国庆长假,不少人像穆彦一样,为自己安排了丰富的看展行程。这些内容多元、形式丰富的展览,正日益成为上海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展览与国际越来越“无缝对接”

早上10点不到,浦东美术馆门口就来了等候开门的参观者。一楼展出的英国泰特美术馆镇馆之宝《奥菲莉娅》在长假期间人气颇旺,市民罗先生是第三次来这里:“从画中主角哀怨的眼神,到即将沉入水中的手部光线变化,经典名画的细节让人百看不厌。而且策展方非常用心,放大了各个细节,帮助参观者看懂名画。”

“在上海,看到高品质展览的机会越来越多。”学习艺术史和设计专业、目前在一家品牌从事推广工作的穆彦对上海的各类展览“如数家珍”:“上海现在的展览有多丰富?艺术史都能在这座城市展开‘对话’!《奥菲莉娅》是拉斐尔前派的名作;一江之隔的东一美术馆同期正在举办‘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能看到拉斐尔的真迹,两相对比能一窥艺术的延续与变化。”

正在久事美术馆举行的“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让坚持十五年“长假不去外滩”的市民夏臻桢破了例。“之前夏加尔的名画《生日》上过热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在上海看到他的作品!”夏臻桢发现,上海的展览与国际越来越“无缝对接”,比如近年来因与时尚品牌合作而“破圈”的艺术家空山基、丹尼尔·阿尔轩等人,很快就在上海举行了个人展览。

能“请”动这些顶级艺术珍品和热门艺术家,源自上海对艺术的强烈渴求。据悉,7月开馆以来,浦东美术馆日均客流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几乎保持在3500人左右的“最大承载量”;此前闭幕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被参观者笑称“为了看日出,排队到日落”。一些策展人表示,在上海举办展览可以撬动整个长三角的观展人群,乃至辐射全国:“为观看一场展览坐高铁从北京来上海,或是从深圳飞过来,都很常见。”

上海雄厚的办展“实力”,则是国际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信任上海的理由。在浦东美术馆,有6个可容纳不同尺寸展品的仓库,全馆配备24小时中央集成的恒温恒湿系统。把《日出·印象》请到上海的策展方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定伟介绍,“请”动名画的关键前提是展出场地符合展出世界顶级艺术品的条件。“无论温度、湿度,还是安保条件,都必须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

艺术为风景注入“灵魂”

中午12点,西岸美术馆正在举行的“我的眼睛——视觉游戏装置展”已挂上“限流预约”的标志。和许多参观者一样,穆彦领取预约单后,蹲在美术馆内的阶梯旁拍照:“这里的阶梯很有名,能拍出一种几何般的美感。”

上海许多艺术场馆本身就是“艺术品”。面向黄浦江、毗邻东方明珠的浦东美术馆,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美得像一张画”。不仅大型艺术场馆如此,上海街头巷尾的小型画廊、艺术工作室同样构成一片风景。位于武夷路上的艺廊“介末”藏身于一幢历史建筑内,夕阳的光线被窗外梧桐树叶扰动,游走于正在展出的画家冯玮作品之上,在网上人气颇旺。

下午3点过后,不少看过展览的家长,会带孩子来到西岸美术馆二楼餐厅处休息,眺望黄浦江。市民邓先生带了儿子的滑板:“看完展览等太阳下山,正好陪孩子在江边游玩。”几乎同一时间,同样位于黄浦江岸边的无界美术馆依然有人排队等候入场,工作人员则提前为他们测温、检查随申码。有参观者说:“看完展览再到江岸散步,是多美好的假日体验!”上海一批艺术场馆甚至开放专门的夜场,参观时间一直延续到晚上9点之后,“白天游玩,晚上看展”成了一些年轻人的过节方式。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上海,无论“一江一河”沿岸,还是历史风貌保护区,或是城市地标、商业中心,都有大大小小的艺术场馆星罗棋布,从名家真迹、馆藏珍品到新人新作,种类丰富的展览为城市风景注入“灵魂”。

“逛展”成最潮生活方式

长着一只眼的小熊、穿西装“三件套”的老鼠、被机械齿轮驱动的甲壳虫……长假期间,穆彦逛过最“怪”的一个展叫“玩物丧志集”,招募各型各色的创作者,展示自己古怪的创作或藏品。在这里,穆彦遇到热衷研究动物骨骼与机械运动关联的创作者,也遇到身着海盗装束来逛展的参观者:“在上海,很多小众的展览也能集结到一大批同好。”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展的陈先生说,因为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具,自己常被长辈和亲友苛责“不务正业”“大人玩什么玩具”:“但在上海不会,每年上海举办的WF上海、ChinaJoy等展会,大家会视之为一项产业、一件严肃的事。”

不仅展出物品特殊,“玩物丧志集”的策展形式也颇创新:以集市的形式进行展示,还可以现场交易——融合展览、社交、消费的“跨界”方式在上海渐成潮流,在艺术馆里能喝咖啡,在咖啡馆里也能看展览。穆彦告诉记者,“逛展”是最便捷了解艺术家、艺术领域的方式,也是最高效找到优质文化艺术产品的渠道,“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逛展是一种生活方式。”

瑞金二路上的画廊朻炻柒,10月4日开启了一场“植物造型展”,展出的装置艺术品全部以植物种子为灵感和主要材料。主办方特意请创作者濑户友歌回答了“装置作品能保持多久”这样的问题,然而现场参观者们更关注作品的表现力。

“相比北京的收藏家们喜欢通过拍卖会重金投拍名家名作,上海的艺术品消费群体更广泛,对艺术品的种类接受度很高。”一些画廊、艺术机构的从业者告诉记者,上海不少普通市民和年轻上班族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文化艺术消费,让年轻从业者青睐上海,一些亚洲地区的年轻艺术家把上海作为迈向国际的第一步:“上海的多元、包容和创新,展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软实力。”

作者:简工博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