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十二时辰”国潮剧本杀、梭子蟹烧台州豆面……“十一”上海豫园可以这样吃和玩
东方网2021-09-30 20:30:54

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30日报道:到豫园玩国潮“剧本杀”,吃上一份绿波廊老师傅做的梭子蟹台州豆面,再买上舍得酒、海鸥表齐推定制国风产品带回家……“十一”长假怎么买,怎么玩是市民朋友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东方网记者今获悉,这个“十一”长假,拥有超70多个品牌的复星举办“家庭季”活动,为市民送上一份“国潮”消费大餐。

化身古城,豫园上演“十二时辰”国潮剧本杀

作为国风国潮经典地标的豫园,是复星家庭季线下主会场之一。此次国庆期间,豫园化身古城,推出“十二时辰”国潮剧本杀,玩家可衣着古装代入人物剧情,以国潮为线索解锁任务,沉浸式体验时尚、美妆、美食、健康等的国潮商品,赢取“国潮大礼包”。

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家庭季期间还为消费者们奉上了很多国潮新品,包括舍得的神话人物系列,有海鸥表和中国之队合作的海洋之星系列,WEI的明王朝系列,以及老庙和大明宫的合作系列等,引领国潮创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选购,消费者还有可以上线“复星星选”小程序,线上选购。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此次家庭季不仅仅横跨“十一”,还将持续至11月中旬,上海也与北京、天津、西安、重庆、丽江、东阳等多个城市联动起来,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国潮体验。如,10月,复星将携手哔哩哔哩漫画在豫园推出B站顶流IP特展,老庙将在西安大明宫推出“老庙&大明宫”联名新品……

绿波廊等老字号扎堆上新,“蟹”系列最亮眼

国庆期间,不仅要玩得好,更要得好。作为此次活动主场地的豫园里的不少老字号还根据时令食俗,推出了众多秋季限定的新菜品。其中,最亮眼的可能要属“蟹”系列了。

绿波廊秋季新品-梭子蟹酱烧台州豆面

海派菜系代表的绿波廊,这次新推出的秋季菜单里用梭子蟹搭配台州豆面,以酱烧做法让一碗看似平常的豆面有了不平常的鲜味。特别的是,这道菜里的梭子蟹用的是“小娘蟹”。绿波廊厨师长司炯告诉记者,所谓“小娘蟹”特指尚未完全蜕壳发育成熟的母梭子蟹,这种蟹个头虽小但蟹黄特别多,因此很受沿海一带消费市场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小娘蟹”的供货期很短,“一般到十月下旬就下市了,所以想要品尝的顾客建议先电话咨询一下。”除此以外,绿波廊还推出了蜜汁松板肉伴嫩菱、姜汁炝藕带、陈皮西柚柿子团、酸奶雪花肥牛冻等秋季新品。

上海老饭店豫园店秋季新品-金秋蟹冻

本帮非遗老字号上海老饭店则运用板栗、红蟹、鳗鱼等时令食材,一口气推出了超过20道秋季新品。其中,豫园店的一道“金秋蟹冻”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当季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肉犹如果冻一般晶莹剔透。

上海老饭店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罗玉麟告诉记者,这道金秋蟹冻看似简单,实则颇费功夫,“首先大闸蟹要全部洗净煮熟,然后再手工一只只拆出蟹黄、蟹肉包括蟹腿肉,用醋、糖、姜末调成汁水进行调味,最后定型上桌。”

同样不断更新菜单的还有中华老字号德兴菜馆。为了更好的丰富节日期间市民顾客的聚餐需求,德兴菜馆推出了12道新品,从冷菜热菜到点心,一应俱全。

德兴菜馆复兴荟店秋季新菜-香橙排骨

德兴菜馆复兴荟店的厨师长梅林介绍说,“我们这次新菜品的主题是围绕秋季的家常味进行‘微创新’,在保留本帮特色的基础上添加秋天的元素,提高大众对新菜品的接受度。

比如香橙排骨,就是以深受上海人喜爱的糖醋排骨为原型进行改良而来。制作过程中除了要加入店里自制的糖醋汁以外,这次还特别加入了香橙汁和橙肉,让一道浓油赤酱的传统本帮菜变得时尚清新。

作者:程琦
选稿:沈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