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红装墨相 宝马情缘 刘咏阁《汗血宝马绘画教程》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艺术中国2021-09-29 12:28:00

9月24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著名书画家刘咏阁新作《汗血宝马绘画教程》出版新书发布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书院举行。

据悉,刘咏阁是当代中国“汗血马绘画”创始人,是第一位将汗血马创作以架上绘画形式搬上欧美亚舞台的中国画家。刘咏阁号老墨山人,书画家、诗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汗血马协会、中国马业协会马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圆明园学会文化艺术分会副会长。《汗血宝马绘画教程》是刘咏阁积二十余年心血探寻汗血马人文历史,探究、实验汗血宝马绘画表现语言的结晶,是一本兼具艺术课教材、美普工具书、马绘画艺术、马文化推广等综合功能的作品。刘咏阁曾出版有国内第一本集汗血马绘画、诗词于一体的个人专集《龙马精神——刘咏阁汗血马系列作品集》。还出版有诗集《心远之殇》、画集《刘咏阁画选》《墨庐墨迹——刘咏阁美术作品集》及美学专著《西画精粹点厾》。

发布会上,刘咏阁简要讲述了他构建这一新绘画体裁的心路历程。上世纪末,他首次提出了“汗血宝马绘画”这个新概念,并在中外优秀的“泛马画”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独辟蹊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汗血马绘画语言。书中“红装墨相”也是刘咏阁所创专属于汗血宝马绘画的提法,既是汗血宝马绘画重要的表征,也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和艺术讯息:“红装”指的是汗血宝马绘画的专属色红色;“墨相”是依附于“红装”而存在的,它寓意了传统笔墨在汗血宝马绘画这个新体裁中的特殊功能与新形态。“红装”与“墨相”是对传统绘画形式的突破与创新。汗血宝马绘画绝不是单纯复制古代大宛马或今天阿哈马的形象,它追求的是汗血马古厚的文化精神,其浓缩的“文化符号属性”才是这个新体裁要表现的意象内容。

发布会现场

刘咏阁特别谈到,汗血宝马绘画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文化、马绘画艺术以及马产业文化的发展催逼出来的“艺术事件”。他归纳了汗血宝马独有的三大属性和三大特征:三大属性是汗血属性、文化符号属性、意象属性;三大特征是历史传奇特征、虚实间或特征、血统不败特征。汗血属性与文化符号属性貌似重复,其实不然。前者无论真假都是偏物质层面的“具象说”,后者则是精神层面的“意象符”。历史传奇特征不是虚妄之说,是有史实依据的;虚实间或特征特指千百年来发生在它身上的诸多亦真亦幻、真假难辨的玄迷;血统不败特征则特指其前世今生血脉绵延不断,阿哈尔捷金马就是其公认的“灵魂转世”。三大属性和三大特征是汗血宝马独有的标识,也是汗血宝马绘画重要的成因和路径。

上世纪末,刘咏阁首次提出了“汗血宝马绘画”这个新概念,他在中外优秀的“泛马画”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独辟蹊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汗血马绘画语言。二十年间,他致力于“汗血马绘画”的研究与推广,是当代第一个将汗血马创作以架上绘画形式搬上欧美亚舞台的中国画家。他在探究表现技法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六百余首有关汗血马艺术研究的诗词,不仅丰富了创作的意象与情境关系,也让该体裁的“新文人画”特征陡升。他笔下的汗血宝马,一是在宏观层面用近乎夸张的色彩(比如传统中国画无人敢用的大红色)激扬了沉浮几千年的有关“汗血”的传说,让传说的魅力穷尽在画面上,令其“真实”的不容置疑。二是在微观层面将汗血宝马从广袤的马绘画艺术中单独提炼出来,令其既有马绘画惯有的一般形态,又足具汗血马这个古老种群的特殊性(外形特征、稀有性、传奇性、地域性等),兼以传统书法的草书线条构架其筋骨,使其不仅与古典书法用笔形成自然连接,而视觉上更富时代性和“表现”意味。刘咏阁笑谈,他笔下的汗血宝马绘画是他从久远的马绘画这个大的“马厩”中偷偷牵出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好好地彰显一下它的“个性价值”。

刘咏阁说,把汗血马从马群里拽出来,给予个性化表现则是想着容易做起来挺难的事儿,难就难在其“衣妆”与“泛马画”的区分上。“汗血马绘画”理念与形式语言系统的形成经过了长时间认知与实践多个层面的反复折腾,尤其在对汗血马造型的具象与意象定位,对历史与现实界面上汗血马认知冲突的梳理,以及这个新体裁整体理念的定位等环节,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最多。该体裁的推出毕竟是千百年来马画儿领域的大事件,如何在戒律森严的马厩之旁侧让自己笔下的马引颈嘶鸣?历史上任何一种专属绘画体裁和相应的语言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一定源于某种契机,并经过不断地实践逐渐形成的。通俗讲,一种新绘画体裁和语言要呈现必要的合理性,经得住时间推敲,其体系的完备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积累。“汗血宝马绘画”不是偶发的单一形式游戏,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曲折客观的认知背景,有艺术理念支撑,有系列表现形式簇拥,有相应作品佐证。灵感来源于不断地踏破铁鞋的探寻,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灵光一现。刘老师坦言道:有一天他忽然顿悟了,对这匹马的认知理念是症结所在。一是马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它是深嵌其中的一个“工具”意味的环节。二是,马绘画创作的本质大都是托物寄情,提升人的灵魂境界,很少是单纯为某一马种做写真图。汗血马在中国忽隐忽现两千多年,它早已超越所有的具象形态,演化成了一个仅剩汗血印迹的符号,像拓片,也像一枚斑驳的钤印痕。换一个角度讲,“汗血马”是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审美期许,是对早已有之的精神图腾“千里马”的具象摹拟。说到底,它从未真实存在过,它只是国人的一种文化情结。显然,寻觅这匹马抽象的历史“文化符号”价值远比捕捉其千年“遗少”阿哈尔捷金马具象的小鲜肉特点更具艺术创造驱动力和形式审美意趣。藉此,作者的视野打开了,思想也升华般地自由了,手中的笔也“开窍”了一般,陆续创造出了以大红色为主打,间或多样表现语言的专属于这匹马的衣妆,即“汗血宝马绘画”体系。

在书里,刘咏阁着重讲述了汗血宝马绘画体系的几个层面——一是古今面相;二是新理念确立;三是意象形态归纳;四是时代感与形式感;五是系列表现技法;六是新文人画品质,从六个层面讲述了汗血宝马绘画区别于“马绘画”的独特性所在。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红装墨相”的提法是刘咏阁老师开辟得专属于汗血宝马绘画专属名词,既是汗血宝马绘画重要的表征,也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和艺术讯息。“红装”指的是汗血宝马绘画的专属色红色。汗血马绘画的三大属性即汗血属性、符号属性、意象属性都是红色基因,从而也就构成了“红装”这个带有三位一体意味的笼统概念。从立意源头上说它是意象色,从表现功能上讲它是象征色。“墨相”是依附于“红装”而存在的,它寓意了传统笔墨在汗血宝马绘画这个新体裁中的特殊功能与新形态。所谓特殊功能,即指传统笔墨形式在这个表现意味和形式感均十分强烈时代体裁中展现出的“借古开今”,“助推他法亦再造自身”的深厚功力。(摄影 玉君 宫缘 丹青)

作者:付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