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象”往何处丨北上野象群入伏吃喝有讲究 翻山越岭寻嫩芽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07-15 16:04:00

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昨晚9时至今天上午10时,象群整体移动11公里,目前在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记母白村石岩头山林地内活动。14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

记者注意到,天气炎热,象群继续往水源和食物的地方靠近。山林茂密、山大沟深,监测难度加大。前方指挥部协调调派4G通信车,保障无人机信号传输,确保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入伏吃喝有讲究 翻山越岭寻嫩芽

进入伏天,象群“吃喝旅行团”面临着炎热和酷暑的考验。监测队发现,这两天,象群经常上午睡觉,养足精神下午出动,翻山越岭找吃的。它们的食谱增加了一道防暑降温的新菜,鲜嫩树叶和秧苗。

美食往往在高处。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亚洲象监测队的无人机镜头就可以看到,山大沟深,前路漫漫。但这群大象很执着,翻山越岭都要吃上一口新鲜的。这个时候,正是云南松、山毛榉、孔颖草的生长季节,枝繁叶茂,特别是树枝上的嫩芽,在大热天正对象群的胃口。在头象的带领下,象群分成两路包抄美食。

前方专家组成员 云南大学教授 陈明勇: 大象还是会学习尝试各种食物,可能原来没见过,西双版纳(原栖息地)没有这种植物,这是干热河谷的一种地带性植物,现在尽量吃多种植物,尽量避免单一,它其实吃的种类很多。

记者:比如说呢?

前方专家组成员 云南大学教授 陈明勇: 一些树皮,一些竹笋,一些榕树,就是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种类都是很多,我们现在统计了400多种了。

吃饱了,下一个节目就登场了。象宝宝今天表演的是刚学会的新技能——卷杂草,连土带草卷起来甩背上降温;两头爱开小差的贪玩象带来的是“象牙功”大比拼。吃也吃饱了,玩也尽兴了,象群围成圈,把象宝宝保护在中间,其中一头象宝宝乖巧地躲在成象的脚下,享受清凉,安然入睡。专家介绍说,从目前的身体状况看,象群整体健康良好,特别是几头象宝宝和小象,都长胖了长大了。加上最近大量农作物成熟,前方指挥部也适度减少了投食。

记者: 和它在野外找的食物相比起来,咱们投的这个食物可能都是一些精饲料,吃时间长以后,是不是它的肠胃也变得非常挑剔呢,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前方专家组成员 云南大学教授 陈明勇: 都不会,都不会,大象接受事物能力非常强,我觉得这个不至于改变它的整个消化系统。我们也不主张长期的投喂,我们现在实际上还是控制食物的投喂。好多有食物的地方我们就不投食。

除了备受关注的北移象群,再来关注另外一个野生亚洲象群。这个象群 长期游走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普洱之间。近日,工作人员在普洱市澜沧县发展河乡境内发现,这个象群集体溜坡下山觅食了。

为保护象群及周边群众安全,当地采用无人机巡护和地面跟踪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对象群追踪。7月10日晚7点多,工作人员发现,这个野生亚洲象群走出发展河乡黑山村附近的山林,在一块坡度较大的玉米地边,后脚跪地,前肢移动前行,一头接一头地溜了下去。随后,象群进入玉米地下方的甘蔗地里。

澜沧县发展河乡巡象员 杨所且: 发现14头象群,从玉米地头溜坡到地尾的甘蔗地觅食。下玉米地的时候,因为坡比较陡,就全体跪着溜下来了,它走过的地方,基本上都绝收,什么都没有了。

为了尽可能减少村民的损失,当地及时启动了亚洲象肇事责任险,对损毁的农作物,进行补偿。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野保科科长 周智韬: 比如说这个农作物,目前来讲像稻谷、玉米、水稻,这些的补偿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个市场价值,经济作物的话,也是逐年在增长,像这个茶叶、咖啡、甘蔗这些,我们都有一定的补偿。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