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上海一商场因暴雨发生意外,无人员伤亡,“塌落的天花板”带来的考题
上观新闻2021-07-08 23:22:00

7月8日15时25分左右,位于龙华中路的徐汇绿地缤纷城商场因暴雨突袭,导致露天廊桥瞬时积水过大,造成下方廊架外部装饰板脱落,商场一层的户外中庭出现了仿若“天花板塌落”的情况,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根据事发现场视频,在下午3时暴雨突降后,商场一层中庭过道的一处天花板先是向下漏水,此时周围顾客已有所警觉,在该走廊下方餐厅Kiwi Café用餐的顾客已经在店员协助下调整座位。但就在大家躲避漏水时,漏水较大处的一块天花板突然向下塌落,一位正好站在走廊下的背双肩包女士惊险逃生。

天花板塌落处

很快,当晚徐汇绿地缤纷城商场的微信公众号就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说明中提到,因受强雷暴云团影响,暴雨来袭,商场一楼过道上方部分装饰板出现掉落,令现场顾客受到惊吓。

该说明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商场的应急处置情况和初步调查后的事故原因:“商场第一时间迅速疏散顾客,检查人员受伤情况,确定无人员受伤,同时对掉落区域进行清理、检查和加固,并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

商场公告

二层走廊

根据商场检查,因瞬时雨量过大,该过道上方的露天廊桥出现大量积水,导致下方架空部分积水量超过承载,将外部装饰板压落,从而造成了塌落。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天晚间8时左右在商场一楼中庭看到,下午发生意外的走廊下方已基本恢复原状,仅事发地kiwi café门口的左右两侧用金属围栏、红白相间的防护线进行了围挡,并有安保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

此时有其他顾客走近,想要“围观”塌落事故区域,保安则在十米之外开始挥手比“NO”,劝阻围观群众离开。现场还竖起了小型扩音喇叭,提醒顾客绕行,不要靠近这一区域,有遛狗的市民看到后牵狗折返。

记者绕到商场近地铁出口的一侧看到,事故区域的屋顶天花板显然与周边完好的挡板大不相同。走到二楼露天走廊,地面仍有少量积水。根据商场发布的公告,几个小时前这里因瞬时暴雨而积水大涨。

附近一家甜品店店员告诉记者,发生塌落时,店内人员都第一时间听到了喧闹声,但当时正值下午周边办公楼外卖订单的高峰期,店员们忙着做餐品没有去围观。“等到有空出去围观时,现场塌落的天花板板材已经清除,商场也开始树立围栏,安排了保安。”一位店员告诉记者。

受影响较大的Kiwi Café,因商户门前公共区域天花板塌落而提前结束当天营业,店内已无顾客和工作人员。

记者联系了该店店主武先生,由于对方不在上海,截至记者发稿时,武先生尚在与上海方面的店员进行联系沟通,商讨接下来的门店复工。但他也向记者介绍,商户入驻时,商场方面会针对一些应急情况对商户进行提醒和说明,商户本身也会对店员进行培训,强化应急意识。

“可以确定地和您讲,我们(店员)的反应很及时,及时提醒了大家,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武先生回复记者。

正常营业时的Kiwi Cafe

紧邻事故走廊的柴田西点的店主王小姐告诉记者,该店在事发后,仍正常营业,但店内外有部分区域存在漏水情况,主要还是因瞬时雨势过大造成。

这一事故发生后,商户和商场都有较强的快速处置能力。商户看到漏水后第一时间转移顾客座位,事发后提前结束营业确保安全第一。商场在事发几小时后主动公开事故经过和初步调查原因,并表明“将继续做好重点部位的检查和加固,同时针对高温、汛期等特殊情况,深入仔细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运营”。

然而,“塌落”背后的思考更值得关注。随着半户外、庭院式的商业综合体在上海越发普遍,尤其疫情后,有“院子”可以逛、室内外互联互通的商场模式越来越受到老百姓欢迎,此时上海每年夏季都不会“缺席”的暴雨、台风天气,无疑对商场设施,尤其是户外空间的设备设施检查、预检能力是重要考验。

记者从专业人士处获悉,类似徐汇绿地缤纷城商场规模的商业综合体的日常巡查,涉及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安监、消防、城管、建管、商务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其中,电梯等特种设备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巡查领域,户外电子屏幕属于大型户外设施,一般由绿化部门进行巡查。此外,街道对属地的商业综合体也有安全监管责任。

多部门协同监管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但“每个人管好自己那一块地”,是否在管理的“铜墙铁壁”中会存在位于“缝隙”处的“漏网之鱼”,即日常不注意的安全监管盲区,这是“塌落的天花板”带给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商场的考题。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监管事项,需要预先树立监管场景后,才会将涉及到的区域、部门纳入“一网统管”,即区级城运中心只有将大型商业综合体纳入监管场景类别,才能有效进行下一步监管。

而眼下,包括徐汇绿地缤纷城在内,不少商场都采用TOD复合开发模式,不仅位于地铁上盖,有的还设有复杂的屋顶雨水花园、低碳实践设施等。

越发复杂的商场构筑物是城市发展的表现,但也是检验商场和城市治理反应速度的重要载体。就像网友在留言中提出的,希望商场总结事故原因,做好后续加固修复,尤其在台风季来临、汛期进入高峰时,对商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希望上海同类商场都能检查一下,尤其是亲子家庭光顾多的商场,毕竟老人和孩子的避让速度没有成年人那么快,更容易发生危险。”

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是人。无论是网友积极的建议,还是商场开诚布公地展示出这些“鞭策”之言,都能看出一座城市不断进步的身影。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