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觉醒年代》YYDS?导演张永新:“撞题”高考偶然也必然,别低估年轻人!
周到2021-06-09 17:05:02

#觉醒年代 YYDS(注:永远的神)、#觉醒年代是高考素材库、#觉醒年代书法大赛……

在大结局播出后的几个月里,电视剧《觉醒年代》依然轮番登上热搜,各种标签甚至超出了导演张永新的认知,“第一次听到YYDS的时候,我吓了一条,以为在骂我,后来身边的助理告诉我,这是在夸我。”

6月9日,出席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张永新,会后接受了新闻晨报·周到记者的采访。

被问到如何看待主旋律作品“破圈”时,他直言:

“年轻观众必须得到尊重,这不是我谄媚,而是我实实在在感受今天的年轻人不可小觑,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量,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开阔的多。从年轻观众的弹幕和分析中,我能感受他们巨大的阅读量,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自我的认知,有着深思熟虑。”

而对于因为“撞题”高考而再上热搜,他也表示:

“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不是仰视不是俯视,而是堂堂正正的平视。这种堂堂正正的平视,是《觉醒年代》想要表达的,也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老师想要传达的中国人的精神。”

“关于隐喻,大家的解读我都认可”

新年伊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就成为开年第一热剧,豆瓣评分9.3。这部以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的作品,在筹拍初期,也曾让张永新犯过难。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张永新曾执导过《马向阳下乡记》《安居》《大军师司马懿》等影视剧作品,但如此厚重的题材,并不好拿捏,“它思想上的厚重和强度足够了,但戏剧性相对比较弱,这是我一再希望在二度创作中实现的。”

因此,他在创作中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草蛇灰线、伏行千里,“隐喻、留白,我将这些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表达融入其中。”

剧中,各种路的意象贯穿始终,历史积淀形成深深的车辙、军阀骑马所过之处尘土飞扬之路、通向《新青年》杂志社那条泥泞之路;

大量动物符号同样各具深意:负重的骆驼、跳出井底的青蛙、不断在陈独秀演讲话筒上探索的蚂蚁,鱼缸里的金鱼,在街上看客一样的猴子。

谈到剧中的这些隐喻,张永新表示,很多网友的解读,他都很认可,“我们把本体和喻体呈现在故事中,大家的解读见仁见智。”

“张桐一句话,让350位群演一秒入戏”

对于如何把这样的宏大题材讲好,他反复提及了两个词——“真实”与“同频共振”。

“真实,不光是剧本要真,导演在二度创作的时候,真实也体现在方方面面。”

影视剧要怎么拍的真?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眼神。”

有一场群戏,要横店请来的350个群众演员,要怎么让他们一秒入戏?当时,张桐在火车头上说了一句话:“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的国家,自己不爱谁爱?”

张永新直到现在都记得,当时所有人的眼神都晶盈剔透的,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当我喊停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眼睛也是晶莹剔透的。那一刻,画里画外,所有在场的人眼神里只有三个字,中国人。”

在他看来,大家能被这样的话和气氛所点燃,这种感动是实实在在作为中国人发自心底的一种自豪,“拍这部作品,我们只是做到了本分。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可能是因为每个人对于那种精气神的体会,是同频共振的。”张永新说。

除了导演团队的努力,一部作品的成功也离不开演员。《觉醒年代》选角被不少观众称为“神还原”,每一位演员对于角色的精雕细琢,也让张永新感佩。

“鲁迅的饰演者曹磊,在刚刚接到这个角色时,就第一时间开始临摹鲁迅的字体。进组前半年,查阅了大量的鲁迅著作和文集。”拍摄剧中鲁迅写《狂人日记》那一段时,张永新特地将特写镜头落在了曹磊的手中,从落笔切换到脸部,长镜头一气呵成,“我想把所有演员为这部剧所做的努力呈现给观众。”

没有课本中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当演员们把人物一点点抠出来演,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革命先驱不再是课本上的“精神导师”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最好的续集”

两天前,全国8套试卷的作文一出,《觉醒年代》又一次被推上了热搜。有不少考生和网友发现,作文部分的考题有很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线索和灵感。

对于“撞题”高考作品,张永新用八个字给出了回答,“是偶然也是必然”。

“百年时间沧桑与轮回,在《觉醒年代》里都有体现,让我特别受触动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不是仰视不是俯视,而是堂堂正正的平视。这种堂堂正正的平视,是《觉醒年代》想要表达的,也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老师想要传达的中国人的精神。”

而对于年轻观众的肯定,他也直言,当下观众的眼光越越专业、甚至挑剔,他们能看到一部作品你用不用心,也有着独特的语言表达体系,能够直抒胸臆地传递喜爱或者排斥。而创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讲好故事,“我相信天道酬勤,观众一定能看到你的真诚。”

也有很多人问他,《觉醒年代》会不会有续集,他说,整个剧组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好的续集。”

《觉醒年代》的珠玉在前,下一步作品会有压力吗?

张永新笑言,“没敢这么想,但我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认真再认真。”

作者:殷茵
选稿:沈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