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他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伪装者”,是黄浦江畔“地下红色金库”老板……|红色金融群英谱⑩
东方网2021-05-28 11:17:21


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有两座“地下金库”,是中共两个不同指挥系统布下的金融战线。一条线从白区到白区,即从重庆到上海;另一条线则从根据地到国统区的大城市上海。这两条战线都有一个中枢设立在上海,可见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在金融界有着极其特殊地位。党在此设立了一批秘密机构,未雨绸缪地发展着金融事业。

△在四川中路宁波路一带(近南京东路商圈),曾经聚集了鼎元钱庄等众多钱庄、商号、洋行……如今这里坐落着一座写字楼。

第一条战线的华益公司设在上海浙江中路137弄1号一幢五层楼旧房里,老板是四川籍共产党员肖林。而开设在四川路附近的鼎元钱庄,便是第二条线路枢纽所在,老板许振东是位爱国民主人士,他虽然终身没能加入共产党,却是共产党难得的忠实朋友。

△鼎元钱庄票据

党的活动,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要有一定的经费开支。经费来源不能光靠拨款和支援,还得自己去开辟新路。

鼎元钱庄抗战胜利后开张,上海解放后停业,是中共上海的地下秘密金库之一,也是陈毅粟裕大军华中根据地设在国统区的秘密办事处,承担揽财、揽物、接送人员的重大任务,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见证了中共一批重要干部与老板许振东的深厚友情。

桂林参与抗日运动 眼界开阔经销进步书籍

抗战初期的桂林,抗日救亡运动活跃,此时许振东正是广西大学的学生。因家中从事航运事业,自小眼界开阔,许振东与人合办了“桂林”“东江”两家书店,他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大力经销进步书籍。他曾翻印过毛泽东《论持久战》等小册子,通过八路军办事处赠送给前方将士阅读。

也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中共党员徐雪寒(中共隐蔽战线中文化和金融领域的领导者之一)、邓克生,徐雪寒在办新知书店,邓克生办写读出版社,都有党组织背景,奉党的指示在桂林从事抗日宣传。三人在此结下深厚友谊。

1941年开始,许振东就以各种身份在上海国统区活动。他与党组织有密切联系,但还不是正式党员,是中共中极为特殊的存在。据邓克生的太太臧文回忆,许振东来到上海,与两三位同学一起筹办文化杂志,与邓克生也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邓克生与姐姐邓萍、好友李仲融三人成立了一个党小组,经上海往苏北根据地转移,在上海的落脚点正是许振东帮忙安排的。后来,邓克生完成了《经济学常识》小册子,邓萍也写出了《哲学常识》小册子,这两本书在左翼青年中小有影响,均由许振东资助出版。

朋友之间都是互相帮助。邓克生延请郑振铎、萧岱出面指导许振东筹办的文化杂志。许振东对经营管理很有一手,当时党内有人看不惯,认为他是“花花公子”。邓克生便一再向同志们解释,要看他的政治态度,为许振东说了不少好话,周围人渐渐地也改变了偏见。

邓克生等三人要离开上海前夕,许振东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并准备一同进入新四军根据地。但临时党组织研究认为,许振东不入党留在上海,“放手放脚”为党工作更为有利。许振东敬重老邓,听从了“劝告”。

鼎元钱庄开张 筹措军需物资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开始准备内战,在国统区大肆发行法币,禁止解放区货币进入。他们四处设卡,只要发现有人携带解放区货币,不论数量多少,都会进行迫害。

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华中银行开张。这家区域性银行肩负着统一华中解放区货币的历史任务。为给解放区购买物资,中共中央拨付给国统区工作的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款项,除了外汇途径外,只能运送法币和黄金,仅靠携款人员奔波十分不便,也不安全。

如何筹措军需物资,建立一条从苏北到上海的地下金融通汇线,成为当务之急。

为打破国民党封锁,党组织想在上海开辟第二战线,筹办一个钱庄,专门从事商贸业务。时任华中银行第二分行行长邓克生想起了一位社会关系“绝对可靠”的生意人,正是他的好友、活跃在上海金融界的许振东。

△华中银行第二分行行长邓克生(右)与许振东(左)、许介眉(中)兄弟,在研究建立地下通汇线时合影。图源: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史馆

1946年,许振东正式接受了这项任务。那时春节刚过,冰封的淮河开始逐渐消融,邓克生、许振东秘密前往高邮一带实地考察,商定在高邮、扬州、镇江、上海等各处各设一个办理汇兑的钱庄,股本总额约合黄金800两。由华中银行和许振东经营的上海仁泰钱庄各出一半,设在解放区的钱庄由邓克生负责,而设在国统区的钱庄则由许振东主理。

说干就干,1947年3月,鼎元钱庄在上海正式挂牌营业。按照事先约定,各个成员分工协作,并在高邮、淮阴等地四处设置分部。所有的钱庄,都以私营的面貌,直接与上海鼎元钱庄对接,从事“外汇”事务。在一番努力下,终于成功建立了一条从解放区到扬州、镇江、上海的地下通汇线。这条线路对中共解放区帮助极大。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鼎元钱庄开展的业务极广,票据业务在市场上的流通数量大增,通过票据的交换、汇兑,逐渐地冲破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

这种经济活动,有公开的一面,同一般国统区的工商业者一样正当经营;又有秘密的一面,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是不公开的。

据记载,在鼎元钱庄曾有多笔重要业务:注入20%的股金,支持中共在香港创办宝生银行;投资260两黄金,扶助左翼作家夏衍在香港成立大光明电影公司;拨出100两黄金,用于采购军用胶鞋和搪瓷碗,全部运抵东北战场以解军队燃眉之急……

△上海解放前夕的鼎元钱庄

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的时候,交通断绝,汇兑业务停止,精明的许振东便将所有余款,全部购买黄金,保存下来,防止国统区出现货币贬值。与此同时,许振东联合其他同志,又创办了多家企业,如联丰花纱布公司、合众进出口营业公司、建华贸易行、同庆钱庄、燃兴土产出口商行等,利用鼎元钱庄暗中调度,为解放军筹集军用物资。

白色恐怖下,因为许振东的灵活经营,到1948年底,鼎元钱庄向党组织上交黄金达900两,中共投资的本金悉数收回并有盈余。

掩护人员秘密交往 家有贤妻默默相助

由于保密性做得极好,不久后,这条线路也成了中共党员秘密来往的地下交通线。文化人刘季平夫妇、作家艾寒松、恽逸群、楼适夷等人前往根据地时,都是由许振东接待转送的。

邓克生的太太臧文还记得,许振东接待这些来客,不但包他们食宿,还自掏腰包给他们花钱。比如李仲融在上海办婚礼,就是许振东出钱操办的。夏衍家属留居上海,许振东也定期送去生活费。刘季平转移那次,只身先到上海,夫人因缺盘缠滞留桂林,许振东闻讯马上汇去路费。

许振东说,“只要知道同志有困难或革命需要,即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他就是这样的人。徐雪寒晚年曾亲笔为他写下“慷慨接受任务,身家性命在所不惜”的评语。

当时许振东寓处常有苏北根据地来客借宿,他想在敌人眼皮底下完成这么重要任务,没有妻子陈志威的协助配合,几乎不可能。

很多同志从苏北根据地来,衣着打扮与大都市格格不入,容易引起猜疑,许振东夫妇就把自己的衣服改了让他们穿上。邓克生太太臧文透露,一次,自己从苏北来上海居住,陈志威提出要带她去买衣服,她因经济拮据便婉拒了。没想到,陈志威连夜踩着缝纫机把自己的衣服修修改改拿给自己穿。

△四川路拐角处的鼎元钱庄招牌。来源:《上海滩》杂志社

还有一次,许振东嘱夫人陪同解放区同志上街采购物资,进入一家绒线店时发觉有人盯梢,陈志威赶紧与同行者使了个眼色,加快脚步穿过几条弄堂,甩掉了“尾巴”。长期生活在如履薄冰的危险环境中,陈志威变得十分机警:“我们刚进去,就有两个男的跟了进来。哪有男人逛绒线店的?!”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鼎元钱庄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尽管许振东并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始终严守中共隐蔽工作纪律和秘密,直到1976年以后,他才以“个人简历”的形式,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讲明了这段经历。他为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记者手记】

隐蔽战线的故事写了很多,写过钱壮飞,写过李白,写过朱枫,可是很少有人写到许振东。不仅写的人少,这位鼎元钱庄的老板,流传下来的故事也不多。我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为查阅核实他的故事颇费了些功夫。在隐蔽战线工作的人,一般都守口如瓶,许振东便是这样,在翻阅资料时,不少故事都是从邓克生太太后来的回忆口述中得知的。

鼎元钱庄在历史上为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党的活动需要经费,在国统区没法用延安的办法开荒种地,也不能自己动手纺纱织布,而是要根据这里的条件开展合法的经济活动,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是不能公开的。许振东接下了这一任务,通过正当经营,为党组织提供经费来源。党在哪些地方要用钱,事先很难预料,所以只能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给。

这条地下通汇线,因保密工作做得极好,还成了转运接待革命同志的地下交通线。许振东家中成为共产党员往来的秘密“枢纽站”,刘季平、恽逸群、夏衍、邓克生等人都在此转运过,跟许振东接触较多的中共领导有徐雪寒、陈明。他们不在上海时,朱枫也是指定联系人。

以上种种,许振东都极少向人提及,这位爱国人士虽终身未入党,但一直严守党的纪律,并未向他人提起过这段经历。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写写许振东和鼎元钱庄的原因。

【人物简介】

△许振东

许振东(1914-2011),爱国民主人士,江苏镇江人。家中兄弟四人,排行老二。父亲从事长江航运工作,家境富足从小眼界开阔。抗战初期,许振东赴桂林广西大学求学,边读书边与人合作开办两家书店。在此期间认识了中共党员徐雪寒、邓克生,并与他俩建立深厚友谊。之后许振东来到上海经营钱庄生意,并协助中共在上海设立了“地下金库”鼎元钱庄,通过票据的交换、汇兑,冲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钱庄还为解放区采购军用物资,直接支援了解放战争。上海宣告解放,鼎元钱庄地下斗争的历史使命也胜利结束。

作者:红色之声
选稿:顾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