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驶上火星表面!为了让祝融“说走就走”研究人员制定了这样一份休眠唤醒计划
东方网2021-05-22 15:44:40

东方网记者解敏5月22日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根据遥测数据判断,今晨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

不同于月球,火星上有大气,当大气运动引起的巨大沙尘暴让火星车受到沙尘的遮盖时,接收到的太阳光能量急剧下降,这时就必须为火星车设计一个“休眠”模式,耐心等待沙尘暴过去。同时,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当进入火星深秋后,光照强度会持续减弱,而火星太阳辐照强度仅为月球表面的20%,这时,火星车需要进入长期的“冬眠”,直至第二年的春季到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承担了火星车电源产品的研制任务。火星车不仅要休眠,还要冬眠,怎样才能把控复杂的休眠唤醒?

考虑到火星气候的复杂性,火昼时锂离子蓄电池可能会面临联合供电进而导致充电量不足的情况,研制人员为火夜制定了一份休眠唤醒“备份”计划:在火昼转火夜前,对锂离子蓄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判读,当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撑火星车度过火夜时,火星车转入休眠状态。如何及时并准确地判断锂离子蓄电池的剩余容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锂离子蓄电池设计师王晓锐介绍:“与月球车不同的是,火星车锂离子蓄电池不具备保温设备,若没有从-90℃的最低温度恢复到-15℃的工作温度,即使唤醒了,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休眠的时候整器会断电,至于什么时候再唤醒,我们需要先参考锂离子蓄电池的温度。”

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器唯一的能量来源就是太阳的能量。在火星车上,有四块“特别订制”的太阳能电池阵, 由于火星表面的光谱与地球轨道、月球轨道的光谱不同,研制人员对太阳电池进行了重新设计,根据火星的光谱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但受火星车自身体积重量限制,以及火星表面光照条件、火星尘埃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太阳电池阵的发电能力被大大削弱,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研制人员创新性地在火星探测任务上首次使用了最大功率跟踪技术,这也是该技术在国内航天领域的首次在轨应用。“跟踪精度高达98%,相比传统电路,提高了太阳电池20%的利用效率,既解决了火星车能源紧张问题,也在减少太阳电池阵面积的同时减轻了电源产品的重量。”电源控制器设计师陈达兴介绍。

火星尘埃在太阳电池表面的堆积也会极大影响火星车的能量获取效率。研制人员为此也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通过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在太阳电池玻璃盖片表面做了特殊涂层,“表面处理在于降低火星尘埃和太阳电池的相互吸引力,结构设计在于减少两者的接触面积,这些都通过了验证,满足了要求”。

作者:解敏
选稿:华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