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宝塔山到《宝塔山》
新民晚报2021-05-08 12:18:42

昨晚,上海芭蕾舞团全新推出的原创舞剧《宝塔山》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而前晚,上海交响乐团“庆祝建党百年红色巡演”在革命圣地延安收官。同为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磅演出,从宝塔山到《宝塔山》,上海的文艺院团,或带着品质新作亮相延安;或用足尖舞出延安故事,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以最真挚的情感回忆峥嵘岁月、致敬延安精神。

图说:舞剧《宝塔山》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下同)

热火朝天的“开荒舞”、优雅轻快的“纺车舞”、欢天喜地的秧歌舞……昨晚,中国芭蕾舞剧《宝塔山》将观众瞬间带回那片陕北热土,也将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那里劳动、成长的场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舞剧主演、上芭演员吴虎生说:“每一场红色芭蕾舞剧演出都像是一堂生动党课,激励着我们创作出更多为人民而歌的作品。”

图说:舞剧《宝塔山》剧照

《宝塔山》讲述了延水河边、宝塔山下,欧洲归来的学子明华、来自上海的进步青年梦安,和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如何用炙热的青春浇灌贫瘠的土地,将自己蓬勃的生命献给这片深情大地的故事。总策划、总导演刘立功说:“当年那些奔赴延安的年轻人,身上有着一种励志精神,他们为追求信仰一往无前的品格,值得今天的年轻人铭记、传承。”

事实上,在这部剧中传承的不止精神、斗志,还有老一辈舞蹈家留下的技艺和能量。懂行的观众说:“芭蕾舞中融入民族舞,这对足尖力量绝对是考验!就像之前的《白毛女》,不是随便哪个芭蕾舞团都能跳下来的。”

图说:舞剧《宝塔山》剧照

确实,舞剧中以群舞来表现劳动场景,不停地跳跃,既要保持芭蕾的优雅,又要充满民族舞的力量难度很高。而上芭之所以能“拿下”这部舞剧,得益于在“传家宝”红色舞剧《白毛女》中的“淬炼”。传承半个多世纪,演出逾2200场的《白毛女》,已然成为上芭“试金石”的经典,将传统文化的基因融入血液,让民族芭蕾的技能和功力注入身体记忆。

图说:舞剧《宝塔山》剧照

上芭舞剧《宝塔山》里,人们看到了《白毛女》的传承;上交“红色巡演”中,展现的是从《红旗颂》到《中国颂》的“接力”。而从宝塔山到《宝塔山》,人们看到的是无论过去多久,那曾为理想燃烧的青春、曾为信仰做出的选择,依旧鼓舞着当代青年,他们将这份感知融入作品,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马上评|心系经典 手推新人

上交在延安宝塔山收官巡演之际,上芭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剧《宝塔山》启幕;同一时刻,上交音乐厅又迎来了乐手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上演新作。其东面的上海音乐厅里,海上新梦·十四——“复兴之光”原创管弦乐、声乐作品音乐会也在举行。其北面的上音歌剧院内,廖昌永与中国艺术歌曲国际比赛获奖者音乐会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兼具东西气质的《玫瑰三愿》《幽兰操》等……

心系文艺经典、革命传统,手推新人新品、原创佳作,正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初心”。“海上新梦”后的“十四”,意为这是第十四次举办的主题音乐会了,正是“上海之春”推出“新人新作”的“老品牌”。新人举办音乐会之难,遇到“上海之春”即可化解。一以贯之的扶持态度,让上海成为国内举办音乐会最为活跃的城市。

良好的氛围、专业的态度,让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看到了“机会”——于是,他们坚持把自己的新作,只在上海首演,并使之成为“惯例”,让“上海之春”能“看见自己”。此举奏效了。今年“上海之春”邀请了这支全国最年轻的“新人”乐团,参与“长三角联动”板块,上演了原创新作,赢得了观众瞩目,也应验了上海,正是文艺“码头”,也是“源头”。(朱光)

作者:朱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