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瑞丽疫情下的云南清明假期:多地旅游火热 文明祭扫成新风
中国新闻网2021-04-03 19:27:00

中新网昆明4月3日电 题:瑞丽疫情下的云南清明假期:多地旅游火热 文明祭扫成新风

作者 韩帅南

3日,云南省建水县知名景区朱家花园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是昆明市民李青川一家人在清明节假期旅游的第一站。

“我预料到假期首日自驾会堵车,所以选择了乘坐城际列车。没想到的是早上7点我到达昆明站时,进站的乘客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列车上也几乎没有空座。”李青川说。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云南铁路客流将以省内近郊旅游、踏青、探亲、扫墓、补偿式返乡等中短途客流为主。假期期间,云南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7.7万人次。

临近中午,李青川来到建水观光小火车售票点,想带着家人体验米轨铁路,却因为车票售罄未能成行。“没想到整个假期的小火车车票都已经到预订完了,这几天建水的旅游真是太火爆了。”

“放假前,外省的朋友问我云南近期疫情的情况。”李青川说,“我告诉他们瑞丽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假期可以放心来云南玩。”

受近期疫情影响,瑞丽市自3月30日22时起对离开瑞丽的车辆、人员进行交通管制,原则上不进不出。该市旅游因此“停摆”,但云南多地旅游并未受此影响。

3月31日开通有轨电车的丘北县普者黑景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区一家酒店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3日到4日是订房的高峰期,在3月底,该酒店到4月上旬的房间已经被预订了一大部分。

携程旅游数据显示,清明节跨省游热门目的地排名中,丽江、昆明分别排名全国第二和第四。飞猪旅行发布的《清明旅游趋势报告》中,前往昆明的机票预订增速同样名列前茅。

与瑞丽市临近的芒市也未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但在此定居的朱邵平仍然决定放弃原定返回梁河县老家祭扫的决定。“减少个人的流动,也算是为疫情防控作出一点点贡献吧。”朱邵平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与不少云南民众一样,选择了以网络祭扫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友的思念。

除了网络祭扫,“无火祭扫”也成为今年清明节期间的新风尚。

清明节前夕,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无火清明倡议书》,倡导社会各界绿色环保祭扫、遵守防火规定。

昆明市民张秀林说,“近期云南的气候比较干燥,我们祭扫的时候不能烧纸,所以选择购买一些鲜花表达哀思。”

鲜花祭奠的风潮,带动了云南祭祀花材销量的增长和鲜花行业的整体增收。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花商何春艳表示,相比往年,今年清明节前的菊科类鲜切花价格翻了一番,但即使价格上涨,货物仍供不应求。(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