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作为摄影爱好者还是天文爱好者,夜晚仰卧在星空下时,应该都想记录下夜空的美丽。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拍摄星空也极具挑战性。我们经常会受到物理定律、设备及不断变化的天气状况的限制,有时也会有其他人误入镜头。数字传感器在长时间曝光后会产生噪点,而云和露水会使星星模糊不清,路过的车辆的前灯会把前景毁掉。夜晚天气有时异常寒冷,电池的电量会很快耗尽,手指也会冻得麻木僵硬。

有30年摄影经验的美国知名摄影师珍妮弗·吴的代表作《星空摄影基础》是英美星空摄影奠基之作。作为一名资深风光摄影师,作者在涉足星空之初,她所尝试的拍摄经常与预期相去甚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摸索中,她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拍摄的照片也越来越能传达出想表达的意境。在书中,她详细地介绍了拍摄星空会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巧,并将多年的拍摄经验进行了整理,成为本书的基础内容。作者在前言中说,“至少对我来说,这些内容是我发现的最实用的星空摄影技巧。”
全书从构图、摄影装备、拍摄前的准备、对焦、相机设置、后期处理,以及星星、星轨、月亮、曙暮光、天象这几个拍摄对象来讲述。

NO.01 构 图
构图这一部分针对确定拍摄对象、夜晚取景、确定前景、光绘照亮前景、合并图像、避开不必要的光源这几大板块,作者给出了很多通过经验得出的拍摄要点。
构图富有创意的照片能让人眼前一亮,而技术仅仅是让构图呈现出来。在黑暗的夜晚拍摄时,你白天所看到的杂乱的枯树枝会成为剪影,使照片更具魅力。白天你很容易找到清晰的物体;而到了晚上你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而不是物体本身,因为它形成的是剪影。起初,你可能无法想象它在晚上看上去是什么样子,但是你一旦积累了一些夜间拍摄经验后,就会具备全新的视觉想象力。你还要决定是面向主体前景方向拍摄,还是面向月光照亮的背景方向拍摄。
在夜间进行曝光测试时,你要在取景框中构图。每次拍摄时,都要根据需求重新调整构图,并保持地平线呈水平状态。如果想让画面中的地平线保持水平,你要特别小心,因为黑色的地面前景与黑暗的天空很容易混为一体。有些相机的显示屏可显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但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种设置,插在相机热靴上的气泡水平仪就是有效的替代品。
NO.02 摄 影 装 备
关于摄影装备,本书的重点不是关于拍摄装备的基础知识,而是基于拍摄星空照片所需的技术如何选择和使用相机、镜头、滤镜、三脚架和定时曝光控制器方面的问题。
以镜头为例,在选择夜间拍摄的镜头时,要考虑构图所需的焦距,以及所需镜头的质量和特性。镜头的焦距会影响前景和银河的构图。通常,视角更大的镜头更适合拍摄星星。因为视角更大的镜头能够拍摄更大面积的天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星星的运动对照片的影响。长焦镜头则能够聚焦天空的一小部分。长焦镜头也能放大星星的运动轨迹,所以需要更快的快门速度来抵消这种影响。
在分辨率和效果方面,镜头与图像传感器和软件是合作关系。判断镜头的质量时不仅要看光圈、分辨率、畸变和焦距,最重要的是要看它所拍摄的照片。镜头的对比度、颜色和清晰度各不相同。你可能喜欢特定镜头的色系或亮度,乃至快门声音,以及创造景深(将物体与周围环境分开)的方式。
14 mm f/2.8 镜头和14—24 mm f/2.8 镜头。这种拥有114°视角的镜头有较大的覆盖范围,是拍摄星星的绝佳选择。在拍摄圆形星轨、大部分天空或银河时,它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将镜头朝向上方而不是朝向地平线,垂直线将出现桶形畸变的效果。这样的曲率对构图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不需要桶形畸变的效果,镜头校正软件可以将线条拉直,但同时得裁掉一部分原始图像,这样会导致分辨率降低。14 mm 或15 mm 镜头的优点是,拍摄星星所需的快门速度为30 秒,这样就可以把ISO 值降低1/3。
NO.03 拍 摄 前 的 准 备
提前规划和物品准备。事先在脑海中规划好镜头中的影像,并研究好拍摄地可能呈现的夜空景象,就可能拍摄到最吸引人的星空照片,也许还能拍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精彩照片。做好物品准备工作,就是确保带上所有必需的设备,并确保能长时间进行拍摄。
作者给出了很多贴心的小贴士,比如,在相机工作时亮起的红灯或绿灯上贴一块黑色胶带,因为这种灯在黑暗的夜里有时会很亮,会影响拍摄效果;给相机贴上暖宝宝增温;极度寒冷的天气会将机械快门线或水杯盖瞬间冻住,相机前部会凝露或结霜,要准备好麂皮或其他吸水性好的毛巾。
NO.04 相 机 设 置
在相机设置部分,作者讲了色温、曝光、光圈、ISO、相机预设置的基础原理,也讲出了各个主题下的要点。
如果你希望从显示屏上看到的和打印出来的一样,调整色温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白天天空的颜色是夜晚天空的基础,正如白天阴影中的蓝色色调会变化一样,夜晚天空的蓝色色调也不同。有时候天空看起来是很生动的蓝色,有时候则是蓝绿色或浅蓝绿色,相应的夜空会呈现出深蓝色或青蓝色。傍晚的时候,我会把色温调到4400K 左右;再晚一点儿的时候或者天空不是很蓝的时候,我会把色温调到3200K。
如果你的相机不能设置开氏温标,那就试试钨丝灯模式或白炽灯模式。另外,你还可以后期通过ACR 等软件调整RAW 格式照片色温,以调到你喜欢的效果。虽然只是通过ACR 调整色温,但是通过调整相机设置能让你在显示屏上看到照片最终的样子和感觉。
NO.05 拍 摄 主 体
针对星星、月亮、星轨、极光等各个拍摄主体,作者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拍摄过程中影响拍摄效果的关键设置,给出最直接的指导。虽然书中的大多数拍摄主题对摄影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也有像“月虹”这种很少涉及的题材。并且穿插了大量富有经验的摄影师也会犯的错误,以及没有发现的小技巧。
一张以星星为主体的好看的照片是什么样的呢?理想的照片是背景黑暗、无噪点,能反衬出明亮的星星,同时还带一点儿颜色。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摄影设备、焦点、色温、曝光和后期加工都要实现完美的结合。
在全画幅相机上用14—35 mm 之间的广角镜头能形成清晰度可接受的星星图像,非全画幅相机可以尝试使用10—22 mm 范围焦距的镜头。
要想找到拍出清晰星星所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可以用这个经验法则:用500 除以镜头的焦距。
如果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拍摄,就将光圈开到f/2.8 或更大。
创作全景照片时,要在手动模式下拍摄,这样可以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
你可以将三张或更多垂直拍摄的照片并排拼接起来,创建单个水平全景照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低分辨率相机的照片分辨率。
NO.06 后 期 处 理
这一部分的内容将带你了解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自然饱和度和其他设置的步骤,降低图像的畸变度、减少噪点的方法,以及叠加星轨、组合照片也都有讲解,甚至是讲解了多种处理方法。还有如何对原始文件进行基本调整,而这种处理对所有类型的图像都有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将文件转换为JPEG、TIFF 或PSD 格式,因为在合成图像时要用到这些格式。针对每一个处理方法,都有详细的步骤、菜单图、效果图。这些后期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普通的照片处理成有惊人效果的照片。但是,尽管图像处理涉及很多技术,但它本质上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有趣的过程。
本书中还有大量“小贴士”和“和珍妮弗一起拍摄”等内容,其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你进步,给予你创作灵感,作者也分享了自己踩过的坑以及如何避免。还有一些小贴士会针对性地讲一些拍摄时的注意点,例如“用单次长曝法拍摄星轨照片时,要打开长曝光的降噪功能;用多次曝光叠加法拍摄星轨时,要关闭这种功能。镜头上的图像稳定功能也要关闭,因为它会使镜头模糊。”你也可以在有“小贴士”的页做上标记,以便在做准备工作或在野外拍摄时进行查询。
摄影与个人审美有关,所以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工具箱,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合适的“工具”,找到属于自己的拍摄风格。本书所讲的知识一定能让你的星空摄影上手更快、照片更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