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娃是爸妈试管婴儿亲生的,验DNA却是亲叔的!看完目瞪口呆
钱江晚报2020-12-23 09:30:06

话说一对夫妻通过试管婴儿

得到了一个健康宝宝

但是几次DNA检测都表示

孩子亲爸是“叔叔”

也就是爸爸的兄弟的!

BUT

爸爸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啊

而且是试管婴儿

也不可能存在出轨的事情啊

到底是咋回事?!!

小李和小黄结婚多年,但始终没有成功怀上宝宝。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做试管婴儿。可喜的是这次倒是成功了。生下来个大胖小子,全家也很欢喜。

但是幺蛾子也随之出现了,那就是宝宝的血型和这对夫妻的血型对不上!

鉴定结果显示,孩子是妈妈生的没错,但父亲却不是小黄,通过对比来说,最大概率的可能是叔叔。不过问题又来了,偏偏小黄是个独生子,这又是哪来的叔叔呢?

很多网友也表示疑惑。

针对这个案例,

专业人士进行了解答~

广医三院法医物证司鉴所马晓燕:这可能就遇到了鉴定行业中非常罕见的嵌合体案例,也就是说,这位“爸爸”身体内携带有两个人的DNA,可能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但是这个双胞胎弟弟的胚胎没有发育下来,反而和他的胚胎出现了融合,导致这个“爸爸”携带两个人的DNA出生,而且他把弟弟的DNA传给了孩子。

至于嵌合体是什么?

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科学问题

学渣小编找了一些材料,

再为大家科普一下~

一,什么是嵌合体?

嵌合体其实也称为“奇美拉”现象。奇美拉原本指的是希腊神话中,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可以参考中国的四不像。而嵌合体正是一个人的体内含有多组DNA的现象,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两个受精卵融合成一颗的现象。科学家认为这个发作概率大概在10%-15%。

二,为什么会有嵌合体现象?

首先嵌合体的现象也仍在研究中,但是大概是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和上文的事例一样,属于双胞胎在发育过程中,另一个抢不过对方,从而导致被“吞噬融合”,只能留下一部分DNA了。不过这也不要觉得残忍,算是生命的一种优胜劣汰吧,毕竟双胞胎原本对营养、空间等方面有更多需求,属于是无意识的行为吧,当然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毕竟全世界这种被报道出来的,不超过100例。

第二种则是,孕期里妈妈和胎宝宝的血液循环虽然是分开的,但部分母体细胞还是能通过胎盘进入到宝宝身体里的,自然而然宝宝也可能带上妈妈的一部分DNA。事实上根据研究发现,有8到9成的准妈妈都有这种现象。并且像是生二胎的时候,妈妈体内携带的大宝的基因,就可能进入到二胎的体内。这种也被称为微嵌合体现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