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独居老人攒废品全楼蟑螂成灾,自言苦衷:想给女儿多攒钱频道推荐
北青网2020-12-15 13:34:00

通州区刘庄新村小区的一位独居老人平时爱收集废品,数量之多导致整栋居民楼不仅气味难闻还蟑螂乱窜,邻居们不堪其扰。物业如何化解这场邻里纠纷?接到投诉后,北京晚报(ID:wxbjwb)记者深入社区一探究竟。

老人想攒钱邻居要卫生

近日,家住刘庄新村小区的刘女士反映,她和丈夫婚后不久前刚搬进这个小区,住进新房的两人却并不舒心。住在楼下的老人常年将捡来的废品、旧物堆在家中,招来了大量蟑螂,这些蟑螂顺着管道或门缝跑到了自己家里。“不仅我家,整栋楼都是这样。”

12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刘女士家,厨房里干净明亮,但当记者打开壁柜,瞬间惊呆了:柜子里有十几只死蟑螂,壁柜里还放着几个除虫用的蟑螂粘板,拿起来细看更是让人一惊,每个粘板上都粘着几十只蟑螂,加起来足足有上百只。记者先后问了其他楼层的住户,大家都表示深受蟑螂问题的困扰。“到了夏天还有刺鼻的臭味,您说能不糟心吗?”“在家里堆那么多的易燃物,着火了怎么办?”

记者随后在楼下见到老人,老人已年过七十,外套的领口袖口处已经磨得发亮,冬日冷风吹打在她身上,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面对抱怨,老人觉得邻居不体谅她。“我有个女儿,住得远,工作忙,还得照顾孩子,我得给他们攒钱。”老人说,她一人住在这里,捡废品并非因为经济困难,自己平时吃穿都十分节省,就是一心想给女儿多攒钱。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老说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废品的一直没来。”但邻居们说:“如果能卖早就卖了,在家里堆了几年的废品都是根本卖不出去的旧衣服。”

对于邻里之间的矛盾,小区物业经理说,物业和村委会一直在协调,“我们尝试和老人沟通,但老人不给我们开门,邻居们又觉得物业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对我们也有意见。”

物业牵头双方达成和解

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晚报记者的参与下,老人、邻居和物业保洁负责人刘先生终于聚在了小区楼下。最初,老人和邻居双方情绪激动,都不愿让步,但经过物业和记者的耐心劝导,大家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商量解决办法。

物业刘先生说,他接管这个小区已经五年了。五年来,物业和村委会多次给居民们发驱虫药,他也多次清理老人堆在楼下停车位上的垃圾。“希望这次大家能一起商量出对策,彻底化解矛盾。”

邻居们反映,老人曾答应11月前清理房间,但进入12月仍无动静。老人解释说,家中捡来的旧衣物确实太多了,她一个人收拾太慢,女儿平时很少过来,不能帮她一起收拾。“不是我不收拾,而是身体不好,最近一年我基本没再捡废品了,我也捡不动了,最近腰特别疼,疼到都走不动道了。”

经过面对面的交流,邻居与老人之间的矛盾逐渐说开了,邻居不再抱怨,老人不再推脱。最终,大家一起商量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由物业多派几名保洁员,在不破坏老人的家具和物品的前提下,将房间里需要处理的废品暂时运至楼下空地,在未来几天,由老人分批卖出。

对这个方案,邻居和老人表示都接受和支持。

众人合力清废品灭蟑螂

12月11日下午2时,记者再次来到小区,10名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做清理前的准备工作。物业保洁负责人和老人协商好清理范围:仅对废品堆放最严重的客厅、餐厅进行清理,不会进出老人家中其他区域。

一名工作人员开着电动三轮车运来近50个大编织袋,另一名工作人员背上大桶驱虫剂,手持喷头,对楼道进行消杀。“提前在楼道里喷上药,一会儿清理过程中就不怕从屋子里跑出的蟑螂爬到邻居家里去。”工作人员解释说。

楼道喷完药后,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塑料脚套,拿着编织袋和清扫工具来到老人家中。一开门,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即使戴着口罩,也能闻到臭味。

屋里的情形让人震惊:从玄关到墙角,全都堆满了废弃的衣服、垃圾袋等,废品堆到了小腿的高度。“我这阵子已经清理出一条路了。”老人指着一条仅容行走的窄缝说。而这条窄缝其实也铺满衣物,只是没有摞得太高。邻居告诉记者:“以前废品能摞到大腿这么高,老人平时进出都要从废品上爬过去。”

工作人员将废品装进编织袋,再将装得满满当当的袋子拖下楼,楼下有专人对每个编织袋进行消毒。在搬运过程中因为磕绊,袋里的不明液体渗漏在路面上,怪味四处弥漫。最后一个袋子拖下来后,编织袋已在墙根处堆成一座小山。清理工作持续了一个小时。老人家中堆放多年的废品清理完毕后,家里立马变干净了,也有地方走路了。随后,工作人员给老人家中也做了杀虫处理。

经过协商沟通,物业留出两个停车位,暂时存放这些装满废品的编织袋。老人承诺,本月25日前处理完这些废品。“邻居应该相互体谅,大家理解老人上了年纪,也体谅老人为儿女的一片心意,但老人也要注意不给邻居们造成困扰。这件事解决了,大家还是好邻居。”物业负责人说。

专家:邻里间不妨多为对方考虑

在这场邻里纠纷中,老人并未占用楼道等公共空间堆积废品,而是将废品堆放在自己家里,由此产生恶臭、蟑螂滋生等问题影响了邻居的生活,老人是否应当为此承担责任?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张自豪律师。

张自豪说:“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也就是说,在相邻关系中,一方在使用自己的不动产时负有不妨碍对方的义务,同时,也有权要求对方不妨碍和侵犯自己的权利。老人不断捡拾收集废品的行为,即使是在自己的住宅内,由于环境气味、蟑螂滋生等原因,也同样侵犯了邻居的合法权益。”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张自豪说,应以协商为主,物业和社区基层也应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通过沟通解决当然是最好的,多站在对方角度,为对方考虑,邻里关系才能和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