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绝代双骄”十余载相爱相杀,这就是最美的足球时光
中国新闻网2020-12-09 22:06:00

有足球的地方,往往伴随着“硝烟”和敌对。当球员们站上绿茵场,这种敌对往往让人更加热血沸腾。

如果没有梅西和C罗,或许这个时代的足坛,会显得平淡无味。

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在欧冠的最后一轮比赛中,G组迎来梅罗对决。而本场比赛是C罗离开西甲后绝代双骄的第一次碰面。最终尤文在客场3:0战胜巴萨。

过去十多年,我们曾见证过梅西以一敌五、一剑封喉,也见过C罗天神下凡、力拔千钧。他们站在足球世界的山巅,谈笑间,令无数强敌铩羽而还。

岁月催人老,在所有人的眼里,梅西或者C罗,距离那个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比赛的时代,已经很远了。

本场比赛是C罗离开西甲后,绝代双骄的第一次碰面。

C罗已经离开皇马两年有余,而梅西在巴萨的日子,或许也屈指可数。未来难测,人们往往会把两人每一次的交手,当做绝代双骄的终局之战。北京时间9日凌晨这场普通的欧冠小组赛,毫无疑问,也可能是二人同台潜在的“最后一舞”。

就像两个年少横空出世、惊艳世界的少年剑客,一生棋逢对手,常常为了谁才是天下第一而论剑切磋。人们常常认为他们互为死敌,不死不休。殊不知两人亦敌亦友、惺惺相惜,当他们退隐江湖的那一刻,或许还会由衷为对方送上一个迟来的拥抱。

最终尤文以小组头名出线。两位巨星的第36次对决以C罗领衔的尤文获胜而告终。

他们真的老了吗?

今年二月的同一个夜晚,遭遇四场联赛球荒的梅西,曾用大四喜宣告回归;另一片球场,35岁的C罗在自己职业生涯第1000场比赛中,创造了连续11场意甲进球的纪录。

两位巨星仿佛试图用行动告诉世界,当下足坛仍是属于他们的“二人转”。

两位巨星的第36次对决,以C罗领衔的尤文获胜而告终。

流水的“世界第三”,铁打的梅罗。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挑战者之后,他们二人仍旧坐在足坛的王座上。试想,如果没有梅罗的存在,或许这些挑战者们也能足以撑起一个时代。换而言之,正是空中的烈阳与皓月,才让漫天星海黯淡无光。

C罗的尤文在这个清晨拿下了胜利,也将以小组第一的姿态昂首出线。但正如本赛季双方的两回合碰面一般,互有胜负。绝代双骄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压过对方。

这两名超级巨星职业生涯当中一共相遇36次,梅西收获22粒进球,C罗打入19球。其中梅西赢下16场,C罗则11次笑到最后。

这才是上天给他们最完美的剧本,没有真正的赢家。又或许,两个人都是赢家。

正如C罗所言,“我和梅西关系非常友好,我们已经有十二三年在各大颁奖典礼上见面了,我从未把他视为一个竞争对手,这些都是媒体搞出来的。我们之间一直相处得很好,如果你问他这个问题,他也会给出同样的回答。”

尽管如此,当双方站在同一片球场,往往相较平时多了一份专注和投入。

比赛中的一幕令人动容。梅西穿裆过人突入禁区,被回防的C罗将球断下,36岁的葡萄牙人飞奔数十米将球解围——这样的画面,很难在意甲赛场上看到,只有梅西才能激发出C罗此般高昂的斗志。

或许很多年后,已经老去的球迷们在回忆足坛这一代时,他们会骄傲的说,没有见证过贝利、马拉多纳的惊才绝艳,但我们有两位历史最佳。他们没有捧起,也无需捧起令人魂牵梦绕的大力神杯,但我们生活在足坛最好的时代。

从2008年的首次直接交手算起,过去十数年,梅西C罗一直被外界树为一对死敌,尽管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交,私下甚至没有一起约过饭,但两人对彼此都有发自真心的尊重。

因为疫情,欧冠取消了握手环节,但在比赛前,梅西和C罗还是特意找到了对方。在他们身上,并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

相互寒暄的镜头,被无数摄像机记录,两人的再度同框令人感触颇多。这一刻,没有“梅黑”,也没有“罗吹”,只有绝代双骄,以及无数人心中,最美好的足球时光。(记者 张一凡)

作者:张一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