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1日开捕
苏州发布2020-09-06 22:01:00

秋风起,蟹脚痒

阳澄湖大闸蟹,来哉

最新消息

2020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

将于9月21日

在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正式举行

也就是说,两周后

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壮体、红通通、美滋滋的

阳澄湖大闸蟹就要来啦

直击现场,蟹钳已泛黄啦

天气越凉,蟹味越香

为了帮吃货小伙伴打探最新蟹况

小鱼冲到了阳澄湖一探究竟

在阳澄湖的一处围网养殖区域

蟹农徐皓正忙着查看自家水面的大闸蟹

目前,阳澄湖大闸蟹的最后一次脱壳

即将全部完成

肥美的大闸蟹

已经在向我们在招手啦

看看,这是刚完成最后一层脱壳的母蟹

看这有力的大钳子

这是即将进行最后一层脱壳的公蟹

蟹农叔叔告诉小鱼

公蟹一般比母蟹晚成熟一段时间

长肉了,长饱满膘实了,就可以吃啦

据了解

由于水质改善和科学投喂

从围网捕捞出来的蟹来看

今年大闸蟹的品格和规格

相比往年是会更好

品质更好,当然是有秘诀啦!据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喂养以螺蛳、小杂鱼、玉米等为主,相较以前的喂养方式更加科学生态。

而且,蟹农们还和苏州大学和其他水产科学研究单位合作开展高标准生态养殖,只需拿起手机可实时监测池塘的溶氧量、PH值等数据,实时根据数据变化为池塘增减肥料,还能远程增氧。

同时,蟹农们还通过种植水草协助调节水域生态平衡。而且,池塘里的水全部都是来自阳澄湖的水系,阳澄湖水质改善后,大闸蟹的生长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品质进一步提升

吃起来也就更香啦

那么产量、价格又如何呢

小鱼在这里卖个关子

9月21日开捕节

揭晓谜底哦

蟹蟹,重磅升级!

好水好蟹美名扬

今年上半年,阳澄湖大闸蟹

更是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授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升格为“国字号”农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划定保护范围为:苏州市所辖阳澄湖沿岸相城区的太平街道、阳澄湖镇、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常熟市的沙家浜镇;昆山市的巴城镇;苏州工业园区的唯亭街道,共计4个市(区)6个镇(街道)及阳澄湖湖区。

在此

小鱼也附上好蟹10条标准

收藏起来,一起期待

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好蟹10条标准

1、“靓”:体表干净,无污洉。具清水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8字特征,尤以青色、墨绿色为佳。

2、“健”:将蟹放在平板或玻璃上能迅速翻身后爬行,说明其灵活度高,身体强健。

3、“实”:手揑蟹脚,蟹脚坚硬,说明此蟹已长足实。

4、“重”:目测同样大小的蟹,拎在手里有一种明显的下沉感觉,轻飘者为次。

5、“肥”:体厚,肥满度足,膏脂丰富。从体表外形看,头胸甲后端与蟹脐之间的缝隙增大、宽厚,且越宽厚越好,说明肥满度足,性腺发育好。

6、“红”:雌蟹腹部,雄蟹的腹甲三角处露红色(俗称一点红),说明其为红膏上品蟹。

7、“大”:蟹3两(150克)以上为标准。

8、“腥”:活体蟹具一股浓烈的蟹腥味,无味者为次。

9、“鲜”: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等丰富。

10、“甜”:蟹烧熟后,品尝时蟹肉有股微甜的感觉,区别于一般蟹的淡水水腥味。

秋天,最少不了的

就是那口蟹的鲜甜

而大闸蟹怎么煮才最好吃

看过来,保证你馋吐水滴滴哒

图:沙家浜旅游

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在苏州这块福地,金秋时节

温一壶黄酒,品一只大闸蟹

生活简直太瑟宜了

吃货们,冲鸭

秋风起,蟹脚痒! 翘首期盼

责编:王丹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