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为什么说看不懂诺兰的电影很正常?
一起拍电影2020-09-04 12:53:02

作者 / 大卫熊

提起克里斯托弗·诺兰,我们立刻会想到让他一举成名的《记忆碎片》,我们立刻会想到让他一举封神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这是杰出导演的标志,其作品作者属性之强,片名和姓名,早已不可分割。

热爱电影(Movies)的人都知道,诺兰是最深爱电影(Cinema)的导演之一。他拿着装满茶水的保温杯,拼尽全力,尽其所能,守护关于电影的一切。

▲热咖啡与热茶,诺兰永远会选择后者

《信条》的档期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没能如诺兰所愿,在今年暑期上映。但是没有人怀疑过,《信条》会在大银幕上,率先亮相。

诺兰说过“电影院是我的家,是我的归属。”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为每一个影迷,奋力争取在影院体验电影的机会。

很老实,很老派,So what?

如果把“老实”、“老派”这种词,用在诺兰身上,一些诺兰路人粉难免会站出来反驳。但只要你听他讲过几句话,你就会立刻明白,在拍电影这件事上,没有人比他更老实。

这种老实体现在剧本创作上,除了个别几次,跟大卫·S·高耶和弟弟乔纳森合作之外,他的长片剧本全部由自己创作,从来不搞头脑风暴,从来不组建编剧团队,就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构思故事,构架宇宙。

剧本写好了,他就穿上外套,系上围巾。拿着打印版,来到迈克尔·凯恩或是肯尼思·布拉纳家,一边喝茶一边等着对方看完,然后告诉人家:“明天给我打电话,反馈一下阅读感受!”

这种老实体现在影片的拍摄上,诺兰是现今,为数不多拍大片不使用第二摄制组的导演。他的解释让你听了,醍醐灌顶,连连赞同。

“如果这个镜头不需要我来拍,那么它有必要出现在成片中吗?不管多么细小的镜头内容,在大银幕上,都是同一个尺寸。所有镜头在我看来,都应该被同样对待。”

“很多动作电影非常喜欢把动作戏份分给第二摄制组去完成,让我不禁提出一个疑问:‘你这样何苦来拍摄动作电影呢?’”

他拍电影也不喜欢使用绿幕,不喜欢后期进行CGI特效加工。为了《星际穿越》,他带着剧组种过玉米地;为了《敦刻尔克》,他带着剧组做过纸人(用于填补海滩上密密麻麻的英军士兵)。

宣传《信条》,华纳兄弟公司三番四次提起炸掉真飞机,恍惚让人以为这是上世纪90年代动作片的营销手段。

“不管你们电脑特效的技术有多好,影像有多逼真,如果你没有经历实体拍摄的过程,感觉更像是在拍动画片。”不愧是实话大王!

这种老实体现在他对于传统拍摄的坚持上,众所周知,胶片是他的心肝宝贝。

拍摄《信条》的时候,用的是IMAX胶片,演员们说诺兰格外珍惜,从来不会喊了“Rolling”之后,随意拍,不喊“Cut”。浪费任何一段胶片,他都会很心疼,躲到角落,默哀三秒钟。

很多人认为他这种行为是一种表演,是一种执拗。

可是他打心眼里,作为一个注重视觉体验的电影人,作为一个有着美学鉴赏力的电影人,比谁都明白,胶片能够带来的感官刺激,是数字拍摄至今仍在不断试图模仿的。

“如果所谓的‘现代技术’,未能重现胶片所能做到的事情,我就不会改变胶片才是电影未来的看法。”

“让我为胶片辩护,简直就像是让石匠为大理石辩护,太扯淡了!”

这些年来,诺兰给我们带来的感动与震撼,离不开他坚守的传统理念。

打破时空,“打破”观众的脑袋,

Nothing is impossible

不过说到诺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与雀跃,则离不开他勇敢的尝试与创新。

诺兰不是一个喜欢“线性”的导演,在他看来这桎梏了电影的发展与多样性。

他认为电视的出现,其实并没有如人们所想的那样,毁掉了电影,但它毁掉了“非线性”叙事。

“由于电视成为了观看电影的次要方式,很多电影不得不调整为线性叙事。因为它要满足观众即便接了个电话或是走神十分钟,剧情依旧可以接得上的需求。”

《记忆碎片》,由叙事、视觉、剪辑组成的三角形,成功撑起了一个极富野心的玩法。

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每个故事节点在什么“时间”发生,观众的注意力无时无刻都在被牵引。

《盗梦空间》,梦境之外,梦境之中,梦中之梦,叠加的不仅是任务的难易,更是时间的无限扩张。

是虚幻的,是魔幻的,是梦幻的,观众对于新鲜的追求,对于新奇的渴望,他用故事的架构就做到了。画家和作家能做到的“超现实”,他一直坚信,电影也可以做到。

《信条》,不是时间旅行,而是逆转时空,熟知的世界,被一分为二,变得陌生起来。

是正向的,还是逆向的,我们跟主角一样,身处Hard模式的迷宫之中。我们可能比主角们更晚,才发现迷宫的出口。

诺兰对于时间,是痴迷的。

他认为电影本身,即便是其最为传统的表述方式,也与时间(或是说传统观念中的时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正因为时间是“抽象的”,他不断通过强化作品中“时间”的机制,使其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进而带来从未有过的沉浸体验。

《敦刻尔克》就是这方面最好的实例:陆海空三个视角,被剪到同一部影片里,却完全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区之中。

海滩上的大撤退,英军部队被困大概有一周之久。天空中的战机交火,碍于当时飞机的油量,最多持续一个小时。大海中的士兵的几番挣扎,经历的时间差不多是一天。

诺兰用压迫感强烈的钟表声,强化“时间”的存在感,将三个视角混在一起,也难怪他声称这是《记忆碎片》以来,最为“激进”的剧本,当时华纳甚至觉得这个故事过于“实验性”,完全不像战争片。

不过诺兰一直行走在“可行性”与“简直疯了”的分界线上。一方面,他深知之前作品的商业成功,带来无与伦比的冒险砝码,这不是每个导演能够享受的待遇;另一方面,他需要冒险带来的紧张感,这让他在创作上,更有活力更有欲望。

▲诺兰每次跟华纳影业介绍新项目的情景

如果换了别的导演,拍完“黑暗骑士三部曲”,可能会忙于构建新的IP,新的三部曲。可是诺兰利用这个机会,为我们先后带来了四部风格各异的原创作品。

他身处好莱坞,凭借高质量的作品,不断获取创作自由,“我期望其他导演也能慢慢拥有这样的自由,去投身到原创电影的创作中。”

用冒险精神实践艺术敬畏之心,

诺兰的迷人之处才充满未知

“看得懂,重要吗?”这是《信条》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媒体看片之后,无论是海外记者,还是国内记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看懂了吗?”绝大部分的回答是:“没有。”

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困扰喜欢他的观众。

毕竟《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布莱克真名公之于众,来到蝙蝠洞,一切戛然而止。“蝙蝠侠,是个符号,只需要不断传承下去。”

毕竟《盗梦空间》,多姆旋转的陀螺,引发了无数是真是假,梦中梦外的讨论。“电影需要自己的宇宙,要在观众看到的影像之外,从逻辑和触觉上,大胆地开拓。”

在多个开放式结局之后,诺兰再往前迈了一大步,让观众再次体会了影院少有的观影体验。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异口同声地表示,看不懂诺兰的电影,不是很正常吗?

前者重看《盗梦空间》,收获了与上次观影完全不同的答案。后者已经被诺兰训练成一个不断使用“非线性”思考的演员,甚至还学会了逆向说话。

或许如诺兰所说:“那种未知性,才是最迷人的东西。”

这句话也反射在现实中,夜半,零点场结束后,社交媒体一片欢呼同时也一圈懵逼,这种关于“未知”的着迷与讨论,也似乎从银幕之外共塑着诺兰打造的独特电影世界。

那种所谓的“迷人的东西”,也恰好成为诺兰身上最独特的东西,你永远未知他将会带来什么,更永远未知你会从他的电影中体验到什么。

但大家也往往会在诺兰的电影之后深深感慨“这才是电影啊!”

有趣的是,他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原来他一直都是位“老实的冒险家”。多么迷人的矛盾而统一,多么诺兰的诺兰故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