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职场新角色|都市版“密室大逃脱”,他是幕后操盘手
新华社2020-08-28 16:24:59

“三秒,我需要演员在灯闪烁熄灭的三秒钟内,从十米开外瞬间出现在玩家面前。”

这个苛刻的要求并非出现在某个大片片场,而是在一间平常的办公室里。在上海黄浦江畔,一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办公空间内,楼下,换上不同角色服装的人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期待而紧张地走进房间,开启一个与世隔绝的全新次元;楼上的办公室内,团队成员则正紧锣密鼓构思下一个都市幻境————这是一间密室主题游戏馆。

密室设计师冯远说,相比“密室设计师”的职业称呼,他们更喜欢称自己为“都市造梦者”。

如果你对密室的印象还停留在数年前的答题、解密、开门上,冯远会告诉你,密室已经进入了沉浸式体验的全新时代。

以冯远公司最受欢迎的产品沉浸式剧场为例,与其称之为密室,不如说更像是一座城:当铺、杂货店、珠宝坊一应俱全,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家店铺、每条街道,都有不同身份、不同特点的人,这些演员被称为NPC(非玩家角色),举手投足都有浓浓的时代印记,与他们的互动可以开启不同故事线,这让不少玩家深深着迷。

冯远进入这一行,也是因为对这种沉浸式体验的痴迷。

2013年从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毕业后,冯远回到上海,被朋友偶然带去一家密室玩。这家开在居民楼地下室的不起眼密室,成了冯远创业灵感的起点。

“当时上海的密室剧情和机关还很简单,但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一项新的热点。”冯远说。2014年,他开出了自己第一家密室。

最初的密室大多由简单的场景布置和机关、谜题等组成。冯远将真人演员引入了密室,渐渐地,真人互动成为了密室体验的重要部分。现在,这一品牌逐渐衍生出密室、沉浸式剧场和逃脱艺术三大类产品线。

这些产品对布景和演员的极致要求,丝毫不亚于大片。不仅布场要与历史背景相符,小到一张报纸、一个布告,都可能是开启全新故事的线索。“通常玩家玩一次,可能只体验到我们故事内容的百分之十到二十。”冯远说。为此,他和团队半年才能打磨完成一个新剧本,通宵头脑风暴是常事。

而演员更是密室体验中的灵魂。冯远说,这类近景交互式表演,比电影话剧的要求更高,不仅有规定动作,还要根据玩家的互动调整临场反应。为了能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在黑暗中瞬间出现在体验者面前,NPC演员们日常要像武林高手一样刻苦练功,还需要穿上特制的静音鞋。

“如果演员在灯灭后五秒钟才出现,就不会让人产生瞬间移动的印象,玩家感受到的震撼度也会大大降低,必须要控制在三秒以内。”冯远说。一遍遍排练下,演员练出了悄无声息飞奔的功力,配合着反复打磨的音乐和灯光,让玩家的肾上腺素瞬间飙升。

“五六年前,我们经历过低谷。”冯远说,那时,密室营收的天花板显而易见:每天运转的场次有限,玩家复玩率低。最冷清时,月收入连房租的一半都不到,大量品牌倒下,冯远也关闭了一家门店。

“但我们始终坚持着对密室的喜爱和梦想,大胆创新。”冯远说,自己一直期望打造一个纯开放式的世外桃源,所有的演员都持续生活在这个时空中,玩家随时进入都能经历不同的故事。

和看电影、唱KTV等传统都市娱乐方式不同,在沉浸式剧场中,体验者仿佛踏入一个全新世界,一些原本不善于交流的人,在这里释放天性。

“我们曾遇到过一位玩家是抑郁症患者,他经常会来我们这里,一进入场景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和演员交流、互动、飙演技。”冯远说,这位玩家和剧场中的演员渐渐都成为了好友。

今年初因为疫情而暂时闭店期间,冯远和团队对剧情进行调整,对演员们加大了培训。

“回归”的通知一经发出,不少老玩家迫不及待预订了第一天的场次。

冯远说,在忙碌的都市节奏中为人们不断造梦、提供休闲服务,是他们不变的初心。

策划:张旭东

监制:雷敏

记者:何曦悦、程思琪

视觉 | 编辑:苗夏阳、王寓澄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