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明日出伏|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长城网2020-08-24 22:19:00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

朝朝闲旧扇,夜夜拥重衾。

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出伏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出伏后,该怎样养生呢?

吃好三样

食补,以食养身,是我国固有的传统。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于此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吃秋梨,滋阴润燥

《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

梨子8、9月间成熟,是时令的水果。清脆可口,汁水多,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

出伏后,天气依然炎热,除热降火,亦不可少。

吃鸭肉,补虚劳

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鸭肉最适合体内有热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燥热、沉闷的初秋气候,时时吃一点鸭肉,还可以贴秋膘。

煮鸭肉粥、清炖鸭肉都是很好的吃法。

吃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夏末初秋是鲜藕上市的季节。

莲藕新鲜白嫩,含水量足、含糖量低而含铁量高,味道微甜鲜美。

鲜藕生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熟吃能够养血补虚、开胃健脾。

喝好三样

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体内的气津。日常饮食须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蜂蜜、大枣、鸡蛋、木耳等。

喝薏米百合粥

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和被虚损。

天气炎热时,人容易累 ,身体沉重,喝一碗粥,生津解渴,有益脾胃。

薏米百合粥有清心、润肺、养胃的功效。最适宜此时食用。

喝茶养生

不方便喝粥的人,或者不能喝粥的糖尿病人,可以喝茶养生。

荷叶茶、菊花茶,都有清火明目的功效。

陶渊明最爱菊,人称“花中君子”。秋天时节 ,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赏一场菊,饮一杯菊花茶,益身又益心。

带白萝卜汤

海带是一种藻类,长在水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

配上白萝卜,做个汤,简单不油腻。

伏天后,天气还是有些热的,喝碗海带萝卜汤,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闲来没事下下厨,还能消除烦腻。

做好三样

防秋乏,睡得“早一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宜多走一点

走路是最经济的运动,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能够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

晚饭后,出门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身心都放松下来,过好这个初秋。

防病防燥,揉得“勤一点”

按摩,又称推拿,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

按摩可以缓解偏头痛,促进血液循环。

秋天时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没事,按一按,身体,松一松。

秋虽然来了,炎热还在持续,保持心情平静,不动怒,不烦心,那么,这个秋日,一定事事顺利。

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风动莲生香,心静自然凉。愿你在这个秋日,静赏红枫,心安如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