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男子残害24岁女孩后逃亡20年被抓 指认现场时磕头痛哭
扬子晚报2020-08-04 14:10:00

靳某刚双膝下跪,在案发现场磕头痛哭

20年前,原宿迁市宿豫县塘湖境内发生一起命案,24岁女孩马某某遭嫌疑人强奸后杀害。多年来,宿迁警方从未放弃对案件的侦查工作。近日,宿迁市公安局“2000·12·25”杀人案抓捕组在南京市江宁区江宁科学园一处工地,成功将20年前强奸杀人犯罪嫌疑人靳某刚抓捕归案。8月3日上午,宿迁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案的侦破经过,据介绍,20年来,犯罪嫌疑人始终在外务工,从事木工、泥瓦工、钢筋工等工作,平时和家人很少联系,而且没有留下案底。

通讯员 田廷江 程露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凶案突发>>

24岁女孩省道边遭强奸杀害

2000年12月25日,是现任宿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朱裕松一生难忘的日子。那是时年33岁的朱裕松就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并主持工作一个多月后接手的第一起重案:当天中午,原宿豫县公安局塘湖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苏304线原塘湖乡马楼村路段一水沟内发现一具尸体。

当时,整个案发现场都没有视频监控,所处的苏304线又是宿迁往返沭阳的必经路段,来往车辆、人员流动量较大,案件侦破有一定难度。当天,宿豫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抽调全局精干民警增援案件侦查。结合现场勘验、法医鉴定以及受害人亲属笔录,专案组认为受害人马某某(女,殁年24岁,宿豫曹集乡人)系被犯罪分子强奸杀害,案发时间在接警的前一天晚上,犯罪分子极有可能是本地人。

确定侦查方向后,专案组随即将侦查范围从中心现场向四周辐射,重点对原塘湖乡、井头乡、曹集乡开展走访调查和线索摸排,对前科人员进行重点核查,张贴悬赏通告扩大线索来源。“当时刑警队只有几辆车,走访调查全靠民警的双脚,恰逢是冬天,天特别冷,许多民警的脸、手、脚都被冻裂了,但没有一个人放弃。”宿豫公安分局副局长、时任专案组侦查员的民警吴良晶说。

“通过连续3个月工作,排查范围已经扩大到新庄、来龙等乡镇,甚至已经延伸到沭阳悦来等地,走访群众就有1万多人,排查的各类重点人员就达1000多。”吴良晶说。但受当时侦查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一直没有找到有价值线索,案件没有取得突破。

锲而不舍>>

20年后,嫌疑人身份终被锁定

案件虽然已经过去近20年,办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人已经退休,有的人已经离世,但宿迁公安对案件的破案工作始终没有中断。

侦办民警决定对案件进行重新梳理,扩大筛查范围,重点指向重点区域内40至60年龄层段的所有无前科人员。通过侦查民警连日持续奋战,对数以亿万计数据的筛查、甄别、核实,一条重要线索渐渐浮出水面。

今年7月中旬,一个好消息传来:经刑事技术深度应用和大数据分析研判,结合前期调查和信息比对结果,侦办民警认为,宿豫曹集乡靳某刚系“2000·12·25”命案嫌疑人的可能性极大。虽然嫌疑人的身份被锁定,但抓捕工作并不容易。“20年来,犯罪嫌疑人始终在外务工,从事木工、泥瓦工、钢筋工等工作,平时和家人很少联系,只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江宁科学园一处工地打工。”宿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高行介绍。

7月28日上午9时50分,在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和南京警方协调配合下,抓捕民警将正在工地干活的嫌疑人靳某刚抓获归案。当时的靳某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震惊,这样的表现让抓捕民警断定,人肯定是抓对了。

指认现场>>

嫌疑人双膝下跪,磕头痛哭

落网后的靳某刚起初并没有积极配合,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一度想通过装疯卖傻对抗审讯。“我这20年都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天,但始终经不住办案民警的讯问。”靳某刚说。

最终,靳某刚交代了20年前在苏304线原塘湖乡马楼村路段将马某某强奸并杀害的犯罪事实。8月1日上午,靳某刚戴着手铐脚镣再次来到案发现场。虽然过去了20年,但是靳某刚能够准确无误地带着民警找到当时的作案地点。“这20年来,我过得担惊受怕,每天都是折磨。” 靳某刚告诉民警,“一时冲动犯下的罪行,后悔都来不及,对不起死者,对不起死者的家人!”说着,靳某刚双膝下跪,在案发现场磕头痛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