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听信偏方,5个月婴儿铅中毒,肝功能受损
澎湃新闻2020-06-20 08:47:00

2020-06-20 08: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创 火锅 医学界儿科频道

求求你们,偏方别用了!

“你家孩子的情况,属于铅中毒”。

拿到检查单后,小陈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陈来自广东,家里的二宝刚5个月大。

有一阵子,宝宝突然食欲减退,还异常好动。无论谁哄谁抱,都不安分。晚上还频繁惊醒,有时一晚上要醒10多次。

揪心的小陈带孩子到医院一查,竟然发现宝宝血液中铅含量高达209 μg/L(正常范围在0-100 μg/L之间)!

这意味着,宝宝的血铅值已超正常值上限1倍。

治疗半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检查。没想到孩子的全血铅含量不降反升,达到了330ug/L!

医生诊断,宝宝不仅有铅中毒,肝功能也受损了!

多方查找追问后,才发现原来前不久宝宝开始流口水,奶奶托人从潮汕老家搞来“偏方”,称涂在舌头上可“药到病除”。老家那边的孩子,有不少都试过,据说还挺灵验……

经检测,药粉中的铅含量极高。

幸而通过治疗、切断铅来源,目前宝宝的血铅水平已明显下降。

这害人的“偏方”

不少人表示:自己也遇到过!

自1970年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和油漆以来,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已大大降低。但,每年发生铅中毒的患儿仍不在少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17年由于铅暴露带来的长期健康影响而使全球106万人死亡,并失去2440万健康生命年(残疾调整生命年)。

铅中毒,没有最低剂量!

我们常说: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然而,铅就是这么一个“流氓”。

它在体内不仅没有任何功能,而且毒性还没有下限,任何剂量都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WHO提醒:没有已知不会带来有害影响的铅暴露,也没有已知的安全血铅浓度。

铅暴露,可对儿童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高浓度的铅接触,会影响到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从严重铅中毒中恢复过来的儿童,也可能会留有智力低下和行为紊乱等问题。

即使是没有引起明显症状的低浓度铅接触,也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伤害,可造成脑和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学习和行为障碍、听力和语言问题等。

铅接触还可引起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免疫毒性以及生殖器官毒性。

其损害,终身、不可逆!

铅中毒对儿童危害很大

铅污染,就在我们身边!

铅,作为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主要通过食物、土壤、水和空气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

根据WHO的报告,儿童铅中毒47%来自于食物 ,45%来自于室内外尘土,6%来自于饮水,仅2%来源于空气及其他。

虽然197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汽油和涂料无铅化,但仍然存在的含铅涂料,会产生碎片和尘埃,摄入这些物质依然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此外,受污染的土壤也是重要的暴露源。

其他重要的儿童暴露因素包括:妊娠和哺乳期间母亲的血铅水平升高、食物或水受到污染,以及父母职业环境、玩具、化妆品和草药/“偏方”中的铅超标。

消化道是铅吸收的主要途径,儿童每日摄人的铅90%以上由消化道吸收,仅0.5%-10.0%经呼吸道吸收。

孩子们从哪里“吃”到了铅?

从污染的食品中——爆米花、松花蛋、膨化食品、罐头食品、水果(其表皮主要是杀虫剂含铅)等,这些食物含铅量高又是孩子们日常喜欢的。

而且,由于儿童的代谢特点,吸收多、排泄少,更容易铅中毒!

理想的血铅水平是零!

如何预防铅中毒?

我国2006年《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制定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静脉血铅水平100-199μg/L为高铅血症;

静脉血铅水平≥200μg/L,结合铅暴露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铅中毒。

然而,大量的全球性研究表明,血液中含量<100μg/L的铅,即可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障碍,且所研究的范围内未见铅作用的临界水平。因此,理想的血铅水平应为零!

如何将孩子与铅隔绝开,预防铅中毒?

纠正孩子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切断铅自环境进入儿童体内的通道,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很容易随进食或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体内。

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因为指甲缝隙特别容易藏匿铅尘。

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

经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触及部位的灰尘,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防尘罩。

不要带儿童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不应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不应在铅作业场所为孩子哺乳。

以煤为作业燃料的家庭应多通风,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应避免儿童使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冲配奶粉或烹饪。

此外,儿童患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因为空腹和食品过分油腻会增加肠道内铅的吸收。

儿童应经常食用含钙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含铁、锌丰富的动物肝脏、血、肉类、蛋类、海产品;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铅中毒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通过筛查早期发现高铅血症儿童,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铅对儿童机体的毒性作用非常重要。

我国2006年《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试行)》建议,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的6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监测:

居住在冶炼厂、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

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劳动的;

同胞或伙伴已被明确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的。

传说的偏方太多了!

你被坑过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