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品牌》第十一集:重塑:举“氢”若轻

2023-06-05 09:49:23 来源:东方网 选稿:朱燕亮

嘉宾: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总监刘一粟

嘉宾:迈迪品牌咨询总经理尚晓鸣

主持人:马鑫洋

主持人:各位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东方网联合推出的,走进上海品牌系列访谈节目。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刘一粟总监,刘总监您好。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迈迪品牌咨询尚晓鸣总经理,您好,观众朋友们早上好。

上海重塑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氢能科技的这么一家企业,仅仅成立了8年的时间,就荣获了由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而且是目前行业内的独一份。其实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酷。重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刘总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一粟:好的。我们公司的全称是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意思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安全高效和无污染的能源,也希望能通过推广氢能科技的广泛应用,来帮助国家和社会重塑能源结构,改善地球的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愿景。

主持人:我们(重塑)获得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这么一个荣誉,应该说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荣誉的含金量?

刘一粟:重塑集团是2021年获得了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根据工信部的要求,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它需要长期专注并且深耕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一个产品领域,那么企业申请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要位居全球前三。除此之外,包括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要国际领先,要重视研发投入,要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等等。重塑集团是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唯一一家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这个荣誉的获得也确立了重塑集团燃料电池制造领先企业的位置和品牌形象。

尚晓鸣:单项冠军全国截止到2022年也就1200家。1200家企业之一,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荣誉。

在(和重塑)交流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创始人团队)很强烈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工程师文化。主持人:8年的时间,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说还是非常迅速的发展的时间,非常不容易。

刘一粟:我们是从2015年9月份成立,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那么我们创始核心的团队来说都是工程师的背景。

发展到现在,公司已经是全球化布局。在上海和加拿大温哥华设有研发中心,在国内比如说像佛山、江苏常熟、浙江嘉兴先后建立规模化的产品制造基地。到现在为止,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19个省29个市,包括海外的像德国、瑞士、克罗地亚,日本,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

我们在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领域实现了出货量达到了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同时我们部署的车辆数量超过4000辆,累积的运营里程已经超过1.4亿公里。而且拓展到了很多非车用的一些氢能应用领域。我们也是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氢能应用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持人:像您刚才所说,我们在全国包括全球的市场当中,现在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8年的时间恰好也是中国氢能产业从0到1的这么一个发展的历史。从我们的创产品到树品牌的过程当中,这8年您认为我们(重塑)抓住了哪些机会?

刘一粟: 过去几年(我们)国家已经发布了很多的相关的政策,包括去年3月份发布的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那么在这样的一些国家的战略以及氢能产业政策的指引下,重塑集团其实是以燃料电池汽车切入了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当中的应用,率先实现了氢能科技商业化的突破。

其实做这种0到1的事情往往难度和挑战是比较大的。其实我们当时做第一批的,燃料电池物流车的推广应用也同样面临困难。那么从我们自己角度来说,其实当时做了几件事情,我觉得现在来看都是比较有意义。

第一个事情就是这些(氢能源)车辆推广之后,我们建立了一个车辆的售后维保的这样一个团队,这个品牌叫“安途”。我们做的售后服务,结合一些科技的手段,现在已经是(氢能源)商用车应用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竞争力。

第二个就是我们在批量推广这些车辆之后,很快意识到这些车辆在运营当中产生的数据非常有价值,会指导我们下一代产品的迭代,所以我们也组建了一个大数据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平台,对于有一些可能潜在产生的问题提前预警,提前解决,不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刚才有一个数字就是讲我们现在商用车的累计行驶超过了1.4亿公里,这些海量数据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产。

主持人:目前重塑在哪些问题上面有一个核心技术的突破,包括我们的技术资技术自主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刘一粟:大约在5年前,很多的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其实是依赖海外的一些供应商。我们陆续建立一支200多人的全球化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同时我们也在硬件上也进行了大量投入,我们在我们集团研发中心建立了行业一流的专业的燃料电池实验室,包含从零部件到系统到整车完备的这个试验检测平台。

到目前为止,我们实现了燃料电池当中包括电堆、膜电极、双极板、升压转换器、氢循环系统等一系列的核心的技术自主化,也实现了产品的性能,包括经济性大幅度提升。

尚晓鸣:作为创业人,尤其是技术背景的创业人,他往往都还有一种奋斗者精神,重塑的今天不是单纯的整个产业光推推着他们走,而是他们自己一步一步扎实的脚印走出来。

主持人:更多的时候是有一个开拓者的这么一个形象,一步一步的走出一条道路来。技术自主化意味着不受制约,也意味着自己的信心和底气。

刘一粟:我们通过来掌握这些核心部件的设计研发以及规模化的制造能力来突破自主化的门槛。作为行业里面为数不多的打通了从材料-部件-产品-应用全链条的氢能科技企业,我们产品在包括系统功率、使用寿命、环境适应性、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性能指标上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并且在协同和推动相关零部件的企业来开展技术攻关,在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一定推动的作用。我们始终认为,因为氢能的产业链条比较长,环节比较多,所以其实合作的意义依然还是大于竞争的。

主持人:我目前看到重塑在确立一个燃料电池领域的头部地位,并且也在探索氢能多元化应用的这么一个可能性,未来在氢能领域我们还会有哪些深耕突破的可能?

刘一粟:氢能科技的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目前重塑集团也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在探索氢能科技的多元化应用。比如说在储能发电、物料搬运、工程机械等方向在做拓展,目前其实也已经有一些实际的应用项目。比如说去年我们给一个化工园区的企业交付了兆瓦级的氢能发电站。另外我们也在积极的探索氢能装备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我相信这些领域未来也会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主持人:作为一家上海的氢能企业,对于我们整个的产业发展,在上海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感觉怎么样?

刘一粟:上海是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城市之一,也率先发布了地方的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同时也是率先通过揭榜挂帅的机制来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示范项目。上海这些政策有效地支持了在过去一个阶段,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推广。比如说像示范应用的第一年,重塑是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产业上下游的企业承担了350台左右的各种场景下的燃料汽车的示范任务。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一些比如说同质化竞争?

刘一粟:氢能产业赛道在刚刚开始起步这样一个阶段,就有很多企业参与进来,包括了全球500强的能源企业,包括这些领先的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包括一些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小而美的初创企业,竞争形势来说会日益激烈。但是我们认为对行业的发展其实要动态来看,不管是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还是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角度来说,这个行业的确定性机会还是很大的。

对于重塑来说,我们也提前做了相关的建设,包括致力于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和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开展生态合作,包括坚持长期主义等,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下一个产业发展阶段的这样一个环境。

尚晓鸣:刚才刘总谈到这一点,让我特别的感慨。因为这个产业的新兴,靠一家之力是无法让这个产业做大,我感受到了重塑的格局是站在一个产业观的格局,产业链的融合,生态的构建。

主持人:其实就像重塑这样,我们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格局,还有我们的核心技术。我相信这也是重塑集团作为一个上海品牌8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小轮船到巨轮的迅猛发展的这么一个原因所在,我们也期待未来我们重塑能够更好的服务我们上海,服务全国,真正给我们带来一个生生不息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