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品牌》第五集:“琴”缘

2023-02-20 10:23:05 来源:东方网 选稿:朱雯



嘉宾: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文英

嘉宾:上海工经联特邀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新新

主持人:周子雅

主持人:各位东方网的网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东方网联合推出地《走进上海品牌》系列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文英,上海财经大学王新新教授。欢迎今天两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

金董,提到我们钢琴的这个名称施特劳斯,不知道的人会觉得像一个奥地利的品牌,是不是先给我们大家来介绍一下我们品牌的来历?

金文英:施特劳斯距今已经127年历史了,是中国的钢琴之父。中国的第一部钢琴制造标准,也是由施特劳斯定制的。

施特劳斯最辉煌的时候,要三天三夜排队拿着钢琴票来买这个钢琴。他当时的一张钢琴票,可以去换两台彩电,一台冰箱。

王新新:是的。因为这个施特劳斯钢琴,实际上也是中华老字号。他的历史,实际上在早期,(是)上海比较开放的一个体现和代表。

金文英:真的是机缘巧合,在2019年3月份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施特劳斯,要谋求(合作)发展,所以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梦想来了。

主持人:我们其实也是经历了,(与)中国的改革发展密不可分的这样的一条道路。

金文英:跟上海施特劳斯的合作,我们的模式是创新的。上海品牌、浙江制造叠加在一起的,更多的资源把施特劳斯,维护好,推广好。

金文英:我自己来自中国钢琴之乡,浙江德清洛舍,镇很小,但这个镇很神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做钢琴,占了全国产量的1/7。我跟施特劳斯是同根同源,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钢琴制造中心,钢琴的8800个零部件,在小镇上都能够采购到。

97年,经济体制转制了,我们这个中国的第五家钢琴企业,慢慢地引发出了151家民营企业。那我作为其中一家,当时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造出好的声音,好的钢琴。到2006年的时候,我们有了比较有规模的企业。到今天,我们也是全国十强。2019年的时候,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国家战略,让我们能够跟施特劳斯走到一起。

2019年的3月27号,对我来讲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上海到我们琴乡去考察,这是第一次的见面。到5月7号是在上海的金山区枫泾镇,在长三角路演中心我第一次走上舞台。2019年的10月10号,我们真正地走在了一起。

那么我们最终选择的模式是这个样子的。施特劳斯,这个品牌,它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是占30%(股权),我们民营企业占70%(股权)。我们三者的分工也非常明确,70%跟30%合资合营了一个新的公司,这个新的公司,他承接的是品牌的推广,文化的传播以及品牌的市场的拓展。而老公司(上海钢琴厂),它承接的是产品的研发以及售后服务。那么浙江乐韵(公司),承接了我们的生产制造。所以三者合在一起,真正去贯彻了一个上海品牌,浙江制造。

主持人:听到金总讲这些我觉得我还是特别感动的。的确,一个100多年的一个老的品牌,他其实是需要去找到一条更合适的发展之路。

王新新:我认为呢,就是浙江乐韵这个钢琴公司,和上海钢琴厂的这样一个合作,应该说是上海老字号复兴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首先从历史上看来,他们这是有同根同源这样的性质。八九十年代,有那么样一个现象,就是星期日工程师。上海的一些企业当中的技术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周边,帮助民营企业的发展。当时这个现象,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是有点风险的。当然,从改革开放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当时上海钢琴厂,他们的工程师利用周末的时间,就到了浙江乐韵,去技术扶持。金总说他有同根同源,就是他这个最开始的技术呢,还是上海支援过去的。

上海钢琴公司,他有品牌的优势,在音乐爱好者当中有很好的声誉。浙江那边,他有他的技术和他的资金,另外有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双方都有互补性。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整体的战略,在这个案例上也有体现,上海的品牌,浙江的民营企业,合作起来。

主持人:由此可见,我们的根基是很深远的一个根基,所以最后结出这个果子,是一个很甜美的果子。

金立英:经过这三年的时间,大家都已经开始重新去认识施特劳斯这个品牌,我觉得这成了我的一种使命,我认为我要做的,就是一个品,一个品三个口。首先应该是百姓的一个口碑,百姓的口碑建立在产品的品质上。施特劳斯,他的优秀的一些东西能够让我去传承。同时,浙江制造,我们也是经历了30多年的沉淀,我们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制造水准。第二个口,应该是口口相传。要做到口口相传,需要我们做好服务。第三个最难的,就是要众口皆碑。我们做过一场活动叫归来。首先不忘本来,施特劳斯,他是我们的开创者,他是文化自信,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工匠精神。同时,更要面向未来,施特劳斯,他应该属于未来,从历史中来,向未来而生。

王新新:刚才金董强调的三个问题都很重要。说到品质,钢琴这个东西,这里边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他有整个零部件有8800多个,有170多道的工序。就这么个东西,他涉及的行业包括木材,铸造,纺织化工等等好多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这个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

另外,推广也非常重要。从哲学观点来说,说什么东西是事实,那消费者认识到的才是事实。

金立英:刚才王教授说,在长三角一体化,在老字号振兴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所以我要把施特劳斯做成浙沪两地的一个纽带,我要把这个品牌维护好。我要做出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味道的,有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品牌施特劳斯钢琴。

我在2011年的时候,我请到了一个原先在德国做技术总监的韩国人,叫李炳男,他是我们浙江省的一个乐器海外工程师。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他就把以前,在斯坦威的理念,全部融入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员工当中。做钢琴,钢琴首先是有生命的。其次,做出来的琴,不是简单的商品,它应该是艺术品。

所以,我们自己工厂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非常正式的演奏厅。我要所有的员工能够听得懂一场钢琴音乐会,我的员工们都会弹钢琴。

2019年在北京的全国政协礼堂里面有一架钢琴,那架钢琴,已经比较破旧了,过去了60年,他的音板开裂了,他的琴弦就有一些断了,他的弦轴板没有张力,没有稳定性了。

全国政协,通过我们浙江省,让我们来承接修复这架钢琴。那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的李部长带着他的徒弟们,组成的一个专家组,就奔赴北京,进京去修琴。

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他的音源设计,从他的机械性能,到他的外观,采购配足它的一些零部件,然后再将他修旧如旧。整个过程真的是非常困难,但克服了种种。最后,在人民政协报上给我们发表了文章,表扬我们的工匠精神。还请了钢琴家吴牧野,对这架钢琴进行修复之后的一个演奏。吴牧野说,如果以后到北京,这架琴能不能借我用啊?

主持人:今天,施特劳斯的金董事长跟我们讲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钢琴品牌100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故事。在品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候,上海为之赋予了所有制改革的使命,也赋予了施特劳斯品牌新的生命力。我想,我们施特劳斯的百年历史,也见证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正是千百个施特劳斯,谱写了上海品牌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传奇。

>>>>专题:走进上海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