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感冒与新冠?徐汇居民家中常备哪些药?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当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播速度快,但致病力已大大减弱,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不慎被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轻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肌痛、咳嗽、疲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居民容易将新冠和感冒两者混淆,盲目囤药。
近日,居民王女士在网上学习“万一得了新冠,要怎么吃药”时,发现感染新冠的症状描述与自己感冒发烧的症状十分相似,疑惑自己当时是否感染上了新冠。据王女士回忆,八月份的时候自己发烧、浑身酸痛,但没有咽喉疼痛等症状,在家吃了点感冒药。“当时连续上了三个礼拜的课,人太累了,所以免疫力下降,就得了流感,当然也不排除是被感染上了。”有这样困惑的不止王女士一人。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不少市民开始购买常用药品囤在家中,多款感冒镇痛药物销量有明显的增长。记者查询饿了么、美团等线上平台发现,感冒发烧类药物细分为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发烧、咳嗽、清热解毒、退烧贴、退热贴、体温计这几类。其中感冒灵颗粒和复方感冒灵颗粒的销量在徐汇区销量第一,月售量均超过300份,远高于板蓝根、牛黄解毒等药物。
从连花清瘟、布洛芬,到板蓝根、感冒灵,众多感冒药和退烧药备受市场关注。哪些药物可以作为家庭常备的药?居民要不要“囤药”?多位专家和官方机构给出建议。
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官微“健康中国”上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官方还公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针对发热症状,布洛芬、阿司匹林、连花清瘟等均在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指出,盲目跟着“囤药”并不可取,无论西药还是中成药,都得讲究对症下药,自行用药不当也容易造成对肝肾的损伤。不要在无处方或无药学服务的情况下购买处方药。即使是常见小病,或长期使用的药品,都需要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是否维持或调整原有用药。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苑建议,居民买平时惯用的感冒药物和常用药即可,因为,“忽然换药可能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儿童由于容易出现鼻塞症状,建议备点鼻喷剂等。“首先确定自己是轻症还是重症,可以从是否有高风险因素,是否有症状持续或逐渐加重、是否伴随血氧下降等角度判断。如果是轻症,可以适当口服感冒药,缓解症状,注意和同住人保持距离,同时多喝水多休息,如果有重症风险,建议患者第一时间就医。”
万一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提醒居民:对症治疗;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向重症的转化,但抗病毒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救治与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要同时兼顾,不能因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基础性疾病的用药,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日常的治疗是不能间断的。
冬季是感冒发烧季,防感冒和防新冠其实很相似,要做好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同时增强自身免疫力,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